说着,那位阿伯拄着拐杖,缓缓朝外走去。
院中聚集在此的流民,亦痛心抹泪。有人扶起年事已高的老母,有人抱起未知人事的孩童,有人拖着病体,陆陆续续跟在了那位阿伯的身后。
蒋星重亦随众起身,往外走去。
一路上,无数路人跟随他们而去。衣着光鲜的文人雅士,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身着官服的底层官员,妆容仍旧精致的青楼女子……
队伍越来越壮大,人群中时不时传出“随帝殉国,魂祭大昭!”的壮烈之言。
六月的河边,清风徐徐,艳阳夺目。
蒋星重的心狠狠被揪起,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一个自缢殉国的身影。
那是皇帝,是他们大昭的皇帝!
蒋星重的目光一一扫过身边的人,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都是想要安居乐业的普通人。那对夫妻手中牵着的孩子还那般的小,那满头花白的阿嬷理当安享晚年。
可大昭北境尽数沦陷,土特部不日便会渡河。皇帝已死,大昭还能有什么指望?
身为皇帝,他本该带着大昭走向中兴,他本该给所有这些人安居乐业的生活。
可是连他都已殉国,身为大昭的人,身为汉人,随帝殉国,是她为大昭,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无数人跳下河岸,消失在湍急的河水中。
蒋星重俯身,捻了一撮土,轻轻点在舌尖上,随即合上双目,身子如一片落叶,朝湍急的河水中落去……
孔瑞已到达养心殿,谢祯正欲更衣上朝,怎料却见王永一匆忙进了殿中,道:“回禀陛下,孔瑞有急事求见!”
“宣!”
王永一匆忙离开,跟着便见孔瑞急忙进来,他跑得满头大汗,一进来就跪倒在地,向谢祯道:“启禀陛下,蒋阿满身入火场,眼下昏迷不醒,刚被李正心送回东厂。”
第033章
谢祯闻言, 一把推开恩禄手中的朝服,抓起一旁的素色曳撒,套在身上。恩禄紧着上前,给他系上革带。不及戴冠, 谢祯便大步朝外走去。
一行人跟在谢祯身后, 疾行在宫道上。
“孔瑞。”谢祯边走边唤。
孔瑞连忙小跑上前, 跟在谢祯身侧疾行,随即俯首行礼。
“怎么回事?”谢祯问道。怎么这才进宫, 只过了一夜,便发生这等事。
孔瑞忙重复李正心的话,对谢祯道:“调查杨越彬的差事, 蒋阿满今日自请领命。昨日下午便带着十个人出去了。蒋阿满找到了杨越彬, 但是当时人手分散,杨越彬脱逃,临走前点燃了屋子。等蒋阿满到了后,不知怎得, 便一头扎进了火场中。幸好火兵灭火及时,将她救了出来。可李正心带她回东厂时,依旧昏迷不醒,王希音已着人去请了太医。”
谢祯闻言抿唇。
他立时便明白了蒋星重一头扎入火场的原因。那杨越彬危险来临之际, 不抓紧逃命,反而点燃屋舍。定是房中有什么关键的证据,已来不及带走销毁。
蒋星重那般聪明,定是也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才会不顾自身安危, 一头扎进火场去抢救证据。
谢祯神色间隐有怒意。再要紧的证据,还能比性命更要紧吗?她何至于这般冒险?
谢祯直接从南三所抄近道, 从三座门处进入东华门处,直奔东厂。
东厂院中负责洒扫的小太监,并未见过谢祯,忽见一位身着曳撒的少年闯进东厂,不由面露疑色。正欲上前询问,不想却见御用监掌印恩禄跟在少年身后,毕恭毕敬。
这满宫里能叫恩禄这般对待的还能有谁?院中小太监立时便明白了谢祯的身份,即刻跪地行礼。
谢祯哪有工夫理会他们,在孔瑞的指引下,直奔蒋星重的住所。
进了房间,谢祯便朝里头看去,正见王希音和李正心守在榻边。
二人一见谢祯到来,即刻跪地行礼道:“拜见陛下。”
谢祯随手一挥,免了他们的礼。顷刻间,便已来到蒋星重榻边。
榻上的蒋星重,身上到处灰扑扑。鼻孔处沾着不少吸进去的黑灰,人中一片漆黑。她眉心紧锁,一副极是痛苦难受的模样。
可即便如此,她依旧双臂依旧紧紧抱着,似是在护着怀里什么东西。
谢祯忽觉心间一阵刺痛,随即漫上浓郁的愧疚。他看向一旁的王希音,忙问道:“眼下如何?”
一旁的李正心,行礼接过话,对谢祯道:“回陛下的话,事情发生在丑时,当时宫门未开,臣只得先将掌班带去东华门外的庑房,从城中请了大夫。经大夫诊断,掌班并无大碍,只是吸入烟气过多,有些伤了肺气。大夫已给掌班下过针,也开了药,臣已叫人跟着去取。只是掌班怕是得好好休养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