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星重叹道:“历朝历代,几乎每个王朝末期,都会爆发农民起义。无非是因那些世家大族,不断吞并他人土地,导致他们无地可种,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活不下去了,饱受压迫,便只能造反。”
听着蒋星重的这些话,谢祯逐渐明白了过来,不由问道:“你的意思是……也将土地收为国有?不再叫私人持有?”
蒋星重点了点头,继续对谢祯道:“如果收为国有,农民工便可从朝廷手中租赁,谁也侵占不得。而朝廷又有工商业的进项,完全可以给农民最低的租赁价格。”
“夫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我们该真正放在心上的人。惠及他们,减轻他们的生活成本,方能得长久。”
谢祯听罢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他忽地蹙眉,抬头对蒋星重道:“南直隶确实可行此法,毕竟那些世家大族已尽皆被抄家。可是阿满,别的地方怎么办?官商侵占土地,动的是百姓的利益,百姓心有怨气。可如若我们骤然收回土地,便是从官商嘴里抢肉,这个阶层,同样会心有怨气,到时不知会弄出什么风波来。我们总不能再弄出一支叛军,将全国各地都像南直隶一般打一遍。阿满,此事,尚需从长计议。怕是得……徐徐图之。”
蒋星重闻言点头,她知道谢祯说的是切实的顾虑。便是南直隶,当初谢祯只是动了赋税,他们便对谢祯起了杀心,何况如今他们想动全国。手里握着土地的地主和官商,如何肯轻易地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
蒋星重想了想,对谢祯道:“此事确实得从长计议。但我如果没有想出法子,又怎么会跟你提?”
谢祯眸光微亮,问道:“你说。”
蒋星重道:“先在南直隶实施此法。待国库足够充盈之时,我们或可从那些地主手里,收购土地。只要给足了他们钱,愿意的人,怕是不在少数。”
谢祯闻言笑开,对蒋星重道:“阿满,你果然是苍天赐我的福星。”若是用此法,大可提前造势,叫文人写文章歌颂南直隶新政。然后再以朝廷的名目,逐渐对各地的土地进行收购。
蒋星重笑笑,对谢祯道:“且先解决好眼前的所有事,待大昭趋于安定之后。咱们便可慢慢施行此法。此事,确实得徐徐图之。”
谢祯点头,重新拿起筷子,示意恩禄给蒋星重布菜,对她道:“先吃饭,多吃些。”
蒋星重失笑,和谢祯继续吃饭。
吃完饭,谢祯便去了早朝。谢祯有叫蒋星重参政的想法,他想和她一道治理家国。所以他打算循序渐进地叫百官接受二圣临朝的局面。诚如他当初对蒋星重所言,他不怕她效仿武皇。
而且……谢祯想起蒋星重、秦韶瑛、姚湘月……多少年来,女子被困于后宅,获取的资源受限,教育受限。竟不知叫大昭失去了多少人才?就像姚湘月,这般的火药奇才,若不是因缘际会,何来神机翼这般火器?
大昭如今虽浴血重生,如今却也算是百废待兴的局面。大昭很缺人才!就比如从晋商和南直隶收回的工商产业,他确实想让朝廷经营,可是在这方面,大昭朝廷基本是空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他如今正是需人、用人之际。只有数量上去了,质量才会上去。所以,他必得扩展吸纳人才的途径。而女子这个群体,被历史遗忘太久。他的夫人,还有秦韶瑛和姚湘月,让他看到女子的力量,只要给她们同男子一样的机会,她们未必会比男子差。届时大昭不知会多出多少人才。
就让这个先例,从他的皇后临朝开始。
待思路至此时,谢祯刚好来到百官面前。随后低声对恩禄道:“待会宣旨,将秦韶瑛的忠烈侯爵位,改为忠国公。”
恩禄应下,待百官参拜侯,开始宣旨。
参与顺天府护国之战的将士们,尽皆论功行赏。驻守青海总兵官汪承宗本已袭爵,故再封国公爵位;秦韶瑛,封忠国公;张元乾,封英勇伯;蒋道明亦封国公、蒋星驰则官至兵部侍郎并国公世子;赵翰秋封侯,加封太子少保……鲁仲、常文英等人亦得加官晋爵。除加封之外,且还有黄金百两的封赏。
圣旨极长,在这道圣旨中。谢祯明确了牺牲将士的抚恤和追封,而活着的人,自是亦受封赏。
而这道封赏圣旨中,除了秦韶瑛一位女子外,还有姚湘月。谢祯清晰地将她的贡献写在圣旨上,并肯定了她的才华,并命其接任蒋星驰原本的职位,兵部郎中,正五品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