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名太监对自己耳闻之事信以为真,回顺天府后告知了景宁帝。大昭因收复辽东一战遭受重创,景宁帝一怒之下,判卢捷凌迟处死。”
谢祯闻言,神色眼可见的灰败,将目光撇向了别处。
蒋星重说罢,对谢祯笑笑道:“别想了,想来到时候你能救下卢捷。嘶……”
说着,蒋星重似是想起什么,复又蹙眉,神色间流出疑惑,对谢祯道:“有桩事倒是奇怪得很,在我的梦中,大家都认为是卢捷通敌才导致收复辽东一战失败,可若是卢捷没有通敌的话,收复辽东一战,又为何会败?”
这句话倒是点醒了谢祯,他不由看向蒋星重,顺着她的话分析道:“言之有理。卢捷曾取得过宁远大捷,有能力,也有很丰足地与土特部作战的经验,又有赵翰秋出谋划策。收复辽东一战,怎么会败得那么惨烈?以至于土特部兵临顺天府城下。”
蒋星重同谢祯四目相对,两个人四双眼睛,全是解不尽的困惑。
二人皆沉默半晌后,谢祯对蒋星重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弄明白缘故。叫咱们起事之时,多一重保障。”
蒋星重点头道:“好,左右还有八个月时间,你仔细调查。”
“嗯。”谢祯点头应下。
蒋星重又对谢祯道:“说是还有八个月时间,但若是要趁乱起事,恐怕时间还是有些局促。南直隶那边有消息吗?”
“哦,对!”蒋星重似是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谢祯,对他道:“这是姚娘子写给我的谢礼。里头是她这两年从项齐二人那里听来的全部消息。”
蒋星重对谢祯道:“我已经看过了,从这些零散的消息,基本可以还原南直隶官商一体的全貌。”
待谢祯接过,蒋星重冷嗤一声,接着道:“或许大昭迁都顺天府之后,就不该采用两京制度。南直隶工商业发达,几百年来,那些商贾大族,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培养家中子弟,参与科举。多少年下来,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是出身南直隶。南京官场上,更是他们的天下。”
商人有钱之后,便培养家中子弟入朝为官,为他们谋求更大的利益。入朝为官的子弟多了之后,自然会为他们说话,为他们争取利益,势力愈发庞大。
久而久之,如今的南直隶,官商岂止是勾结,分明是一体。他们以血缘为系,拧成一股绳,早已形成了一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巨网。
即便没有收复辽东一战,任由南直隶这般发展下去,大昭迟早也会是他们的天下。
谢祯看着蒋星重提供的消息,只觉触目惊心,这上头的名字,牵扯的利益面之广,叫他心惊。如今的南直隶,早已是另一番天下。
谢祯收好了那封信,神色间阴云弥补。不知派去查南直隶的人怎么样了?如今查出了哪些结果。
南直隶,他得尽快掌握更多详细的情况。
念及此,谢祯对蒋星重道:“阿满,我得先走了。”
蒋星重点头笑道:“好,你快去吧。”
谢祯目光流连在蒋星重面上,随后冲她一笑,大步离去。
待走出协和门,随行的太监们刚跟上来,谢祯便吩咐道:“传傅清辉。”
第056章
谢祯大步朝养心殿走去, 领旨的小太监则离队,小跑着离去。
一路上,谢祯的眉头便未曾舒展过。
一想到收复辽东一战,会使大昭元气大伤, 以至灭国, 谢祯便觉心口闷痛。
他着实想不明白, 如果将领未曾通敌,为何收复辽东一战, 会惨败至此?
先帝初登基之时,为了牵制土特部,便已断了同土特部的互市往来。土特部以游牧为主, 一入冬季, 基本难以维系。即便有辽东在手,但辽东可耕种的土地,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土特部的运转。
再兼这些年旱灾不断,土特部大量草原化为荒漠, 他们的生存环境只会愈发残酷。
两下相较,如若他发兵收复辽东,最差不过僵持不下,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叫土特部兵临顺天府。
怎会如此?
谢祯想不明白。更叫他想不明白的是, 收复辽东一战,乃赵翰秋提议。即便他这个皇帝蠢,不善用兵,可赵翰秋却是用兵如神的帅才, 他都认为收复辽东可行。
还有在阿满的梦中, 他启用的蓟辽督师卢捷,本就是取得过宁远大捷的将领。他有着丰富的对土特部作战的经验, 即便他和赵翰秋判断失误,卢捷也不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