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喂,没有啊,我没有这样的意思啊……”
这把东方稚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
尽管装哭这个招数苏许已经用了无数遍,但只要苏许换一句理由,东方稚就会乖乖听话,然后皱着眉头把补汤全部喝完。
“那你喝。”
“我……”
“你果然是想我守寡……”
“喝喝喝,我喝就是了,许儿别哭。”
东方稚毅然接过了苏许手里的瓷碗,然后一鼓作气地闷头就是喝,咕噜咕噜几下,汤药便喝得干干净净,一滴都不剩。苏许笑了,说东方稚就是嘴硬,总是要人家哄着才肯喝药,这明明是补汤嘛,干嘛那么不情愿。
“补汤?”东方稚咂舌,“这玩意儿太苦了,我每次喝完只觉得舌尖发麻。这到底哪里补啊,我怎么察觉不出来。”
“挺补的呀,我看你最近气色好多了,白里透红的。”苏许点评道。
“我也觉得挺补的。王爷,你最近每天晚上和小姐就没停辶……”南七嘴里的过字还没说完,便被鹦儿捂着拖出殿去。东方稚和苏许还没反应过来方才发生何事,又仔细一想南七的‘脱口而出’,两个人都红了脸。
第223章 风自南
建和七年冬, 又到了各地前往京都城朝贺的年关之际。
今年回京似乎特别忙碌。
东方稚本来坐在书房里好端端地看着书,苏许她们却捧着一大摞的折子进来,还让东方稚快些把桌上的东西扫开,不然东西要掉了。“啊!”苏许话音未落, 那折子果真散了一地。
“这……”东方稚有点懵, 一边帮忙捡起折子一边问苏许:“这么一大堆东西, 是做什么用的?倒是把我吓坏了, 我以为今日还有那么多公文未批呢。”
“这个啊, ”苏许捧起其中一摞,扔在了东方稚的面前, “是礼单。”
“礼单???”
这是要向哪个贪心不足的家伙行贿吗?礼单怎么比史记还要厚??
见东方稚一脸茫然,苏许便开口解释:“呐,今年回京,皇兄必定会带上他的两名孩儿吧?要送礼吧?循弟今年第一次登王位后回京朝贺,要送礼吧?今年立储,也要给太子殿下送礼吧?还有, 苏远邦那家伙升职了,现在成了兵部尚书,看你跟他平时那关系, 你铁定也想送礼吧?嗯, 还有爷爷今年七十大寿,也得准备礼物……”
苏许一桩桩一件件地数着礼单上的东西,听得东方稚那是一愣一愣的。
要的,要的, 这个也要的, 嗯,要, 去国库搬吧……
东方稚心中想道。
“阿稚,有没有听进去哦。”
“有,有的。”
亏苏许记得那么多事情,私底下早已替东方稚安排好一切。东方稚看到那一大串的礼单名字就头疼,还好家有贤妻啊……“许儿,真不知道没了你该怎么办……”东方稚感慨道。
“哼,本小姐向来好着呢。”
那副傲娇的模样,和当日说自己是斯文人的新娘子如出一辙。东方稚忍不住笑了,伸手将苏许拉到怀里,继续听她分析礼单上的弯弯绕。
腊月二十七,齐国车队抵达京都城。
又是久别重逢,这一次来京都城,心情却像是比之前好多了。
东方稚惬意地呼吸着独属于京都城的江南气息,忽见盛国车队从自己眼前呼啸而过,眼前一亮。欸!多事八王!她忍不住在心底惊呼出声,人也差点跟着盛国马车跑,还好被雚疏拉了回来。
“傻阿稚!”苏许见她张牙舞爪地还想要往盛国车队的方向跑,连忙把手上的帖子往她眼前晃,说道:“皇兄早就到京都城啦,今日听闻我们到达,特地命人送来帖子,让我们到行宫一聚。那是盛国送礼的车子,你追那作甚?”
“啊?这样吗。”东方稚吃瘪地放下了手,暗暗不忿。可恶,怎么许儿近来懂的事情比她还多了?这样显得东方稚越来越笨了啊……跟在身旁的雚疏会意一笑,凑近东方稚耳边轻道:“主子,您只是日子太舒坦了,所以不太精明。”
“原来如此。”东方稚喔了一声,转而蹙眉。“那你的意思还是说我变笨了啊。”
“对。”雚疏点头。
建和年来都太平,近些年,大永在东方顺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日子都变得富庶起来。是朝中能干的青年才俊提议大永开辟海路与外朝经商;是朝中的元老臣子提议大永固本创新大力发展农耕畜牧,鼓励各业制造更为便捷的天工新器;也是东方顺,如果没有他同意了一项又一项的变法,这日子怕是还没那么滋润。
东方稚拉着苏许走在京都城的大街上,身着襦裙披着短绒披风,头戴素色珠钗,简单之余又不失华贵。她们每走一步总会惹来旁人侧目,稍微有点年纪的人都能认出她们是何许人物,可他们只是朝她二人一笑,会意地恭送她们远去,未曾暴露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