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那一瞬间,许多关于京都城的回忆好像一下子便回来了,未出阁前的相府日子也犹如昨日。苏许随着东方稚的脚步上了轿子,布帘才放下,她便忍不住流了眼泪。
“看到兄长,开始想家啦?”
东方稚事事以苏许为先,自然也对她微小的情绪变化看在眼里。她温柔地抬起手来替苏许擦眼泪,怕弄乱苏许的妆容,又怕脏了面圣的公服,便只好一手扯着衣袖一手小心翼翼地在苏许眼角轻拭。“初入京都要先面圣,咱们往皇宫走一圈,先见了皇伯父和太子哥哥便能回行宫。不哭哦,很快就可以见到家里人了。”
“我晓得呢……只是一时没忍住。”苏许拉过她的手,然后慢慢靠在她肩上。也幸而此生的归宿是东方稚,若是换了别人,怕是不得如意,此时此刻,会更难过吧。毕竟,有几个人愿意时时照顾妻子情绪,忙碌大事之余还围着妻子团团转?“对了阿稚,那父王和魏夫人他们……”
“他们还在马车里。会有人将马车驾往行宫先做安顿,这场面特殊,也不方便搞小动作,免得被人认出来。”东方稚也靠着苏许,出神道:“明日再安排他们进宫吧,我与皇兄派了人盯紧保护,应该不会出乱子。”
苏许点头。她依偎在东方稚跟前,不禁一叹:“皇家人真难。”
东方稚一怔,低头看她。
此刻的软轿内只有沉默,她们紧紧靠着,默不作声却又好似交流了千万个句子。寻常百姓尚且能乐享天伦时刻侍奉双亲左右,可天家亲情却充满了忌讳与规矩,子弟需分散各地,无诏不得回京,从称呼到举止,从礼仪到辈分,丁点错不得。但转念想,寻常百姓每日为衣食住行担忧,无权无势也容易受人欺凌,也有不幸事……
“唉。”二人似乎想到了同样的东西,不约而同叹了一声。
见彼此心意相通,又笑了。
—
他们进了宫,第一件事便是随太子去见卧病在床的皇帝。
“京都的天气应该比齐国暖和些吧,考不考虑在京都过完春天再走?”
刚见面,太子的笑声便先传入耳中,外加这半玩笑的问候,可算是打破了今日繁琐的礼仪程序,让人松了一口气。
“见过太子殿下。”众人躬身道。
“诸王有礼。”太子笑着回应。
数年不见,总感觉太子殿下和当初不太一样了,可是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同。同样是那么器宇轩昂风度翩翩,但举手抬足间,给人的感觉变了。东方稚陷入沉思,直盯着太子上下打量,待自己的视线与太子撞上,才条件反射地避到一边。
“稚儿。”太子轻声唤她。
“在。”
东方稚走上前来,拉着苏许。太子笑意盈盈地望着她二人,看看东方稚,又看看苏许,频频点头。“好……实在是好……”
东方承站边上看戏,见太子这副模样,不禁调侃道:“皇兄,你整得跟长辈审视儿媳妇似的……许儿你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怎么,时间长了你不记得咱们妹妹娶了一个王妃?”
“是啊,为兄满脑子只记得你尚未娶妻——”太子给他翻了个白眼。
“噢,臣弟闭嘴。”
老是用人家的伤心事来打击人家,实在是太坏了,东宫之主真是小王……哦不,骂皇兄不就等于骂我自己?东方承默默地在心里嘀咕,收回自己想说的话。
“瞧见你们二人关系还是那么好,为兄就放心了。”太子并不想理会那烦人的多事八王,看向两个妹妹时,柔情似水,就像换了一个人。“近些年,应该没有人拿你们的事情做文章吧?若是有,记得告诉皇兄,皇兄帮你解决。”
“皇兄费心了,子霁这些年和许儿过得挺好的。倒是子霁很担心皇兄的身子,国事繁忙,可也要注意休息。”
“会的,稚儿放心。”
谈话间,太子留意到站在人群之后的一个孩子。只见他看似与自己皇儿一般大,正满脸茫然地盯着他们,身着亲王服,眉清目秀。“这是循儿吧?”太子出言问道。
“对。”东方稚回过身来,朝东方循递去一个眼神。
小娃儿见姐姐暗示自己,忙伸出小手掂着衣服下摆往前走了两步,挥袖拱手,朝着太子鞠躬一拜,稚声道:“臣见过太子殿下。”
“好孩子,不必拘束。”
太子托着他的手免他礼数,随后半蹲了下来。“上次见循弟,循弟还是个小婴孩,要躲在襁褓里呢,今天都那么大了。”众人皆笑。
“循儿长大了,就不用母妃事事为循儿担心,也不用哥哥姐姐每日操心循儿的事情了。”小娃儿聪明伶俐,对于太子的问题对答如流,且从不需要与东方稚东方承二人对眼色,很有主见。太子被他逗得开怀,几番问题之后,太子复又看向东方循,柔声道:“循弟是随哥哥姐姐来看望父皇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