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小王妃(71)

见薛映转动拨浪鼓时的神情蕴含着期待,沉浸在不知是过去还是将来的思绪里,温承道:“都包起来吧。”

“您是要买我全部的拨浪鼓?”小贩奇道。

“你今天带出来的东西。”温承又道。

小贩大喜,他出门摆摊,卖的自然不止一种东西。小孩子们玩得推枣磨、陀螺一应皆全,这一日卖出去的竟是比一个月卖出去的都要多,自是欢欢喜喜地将东西卖了出去。

待离开小贩,薛映看着身后的侍卫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袱,悄声道:“你买这些东西,怕是小孩子能玩到十几岁都玩不坏了。”

“也不是全送给孩子的。”温承笑着说道。王府中为薛映准备了不少珠玉宝石,绫罗绸缎,倒忘了平常人家这些随处可见的小玩意儿。他知道薛映自幼寄人篱下,叔叔婶婶待他没有几分真心,想是自小到大,从来没有拥有过属于小孩子的玩器。

薛映听了这话,意识到是给自己玩得,笑意盈然,行动间带出几分娇憨气。想着要搬一堆小玩意儿回去,他又感激地看了侍卫一眼。

温承在一旁看着,心里五味交织。他们的孩子,自出生后,想是有一辈子用不完的珍奇玩意儿,可薛映小时候想要这一件小东西,怕也是难事。如今他就算买了,到底不如小时候得到的时候好,可见薛映是真心觉得高兴,并无多少怅惘之色,又不知该说点什么好。哪怕过去的许多亏欠,并不是自己造成的,可这一刻的温承,想的都是日后多想到一些,多补给薛映一些原本该有的乐趣。

第35章

今次南边来京城的百戏班子,将台子搭在了玉带河的桥边,早有不少人得了消息,围在了四周等待着演出的开始。温承自然不会带薛映在下面挤着看,而是上了一旁的酒楼,一起坐在临窗的雅间上,视野正好开阔,喝着茶的功夫,楼下刚巧布置好了。

按京城高门的习惯,若是街市上出个什么新鲜玩意,略上得些台面,多会请到家里来一观,便如在家里养一出戏班子。可这次特特出门来瞧,薛映猜测温承想是怕自己闷,才如此做,倒也没对今日看到热闹有何期待。

就连人人称道的胸口碎大石,旧年里也是见过的。只不知这次有什么难得之处,他猜想温承应该不会待自己来看激烈的打斗,想是些灵巧的东西。

如薛映所想的一般,南边来的这群耍戏的多是女子,当先上台的就是一群拿着小扇脚踩滚灯的人,每个人穿着便于活动的衣服,按着鼓点灵巧地在灯上跳跃着。

薛映坐在座椅上,看着折扇被高高抛弃,又稳稳接住,一时间倒看得眼错不见。接下来上台的是头上顶着长杆的,又是极为考验体力和灵巧的功夫。大约七八个出把戏耍过去,这一场大约快散的时候,上来了几个身材姣好的女子,腰上系了一颗不知是何材质的绳子,那绳子看上去可以在瞬息间收缩长短,几人时而从半空跃下,时而又跳上半空。兼又手中举着碗碟,随手抛飞着,一时间倒跳得人眼花缭乱。

薛映一直看着,却发现眨眼的功夫里,立于中间的女子手里多了一个巨大的绣球,借着腰间绳子用力一荡,竟是朝窗户这边轻巧越了过来。薛映见此情状,先是微微张大了眼睛,旋即发现那硕大的绣球慢悠悠荡到自己面前,他愣了一下,举着绣球的舞姬打着手势,示意薛映碰一下。

薛映不解为什么会送此物到自己眼前,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偏在身旁的温承,见温承朝自己轻轻颔首,心里的疑惑变成了隐约的期待,他轻轻摸了一下绣球,却不知是触碰到了什么机扩,圆润的绣球霎时间散落开来,似是有万条丝绦同时从绣球上绽放,泛着银白色的光,转瞬间洒落下来。

细丝织就的物事在微风中漂浮起来,薛映意识到这东西想是极轻,几个眨眼的功夫就已飘飞出不近的距离,外面原是站了不少人,皆是为方才的表演喝彩,见到绣球洒落,不少人伸手在空中捉住了。

薛映更觉惊异,随在一旁的钟贵适时解释道:“这是烟云纱,是早年内造的东西,细丝混着金丝银线交错而成,可惜只能做成巴掌宽的布条,并不能做成衣,这么多年只能在府里白放着。前阵子王爷命人造个精致绣球,正好能用上这些东西。”

薛映心里早有猜测,听到这些东西是温承提前预备的,只为了今天送给自己,心里被一股暖流来回激荡着,碍着人多,并未说什么,可到底按捺不住,伸手拉住了温承的胳膊。

温承垂眼看着薛映的动作,伸手将薛映的手反握住。这段时日,薛映虽与自己愈发亲近,可多是自己主动,这般当着众人的面过来拉自己的胳膊,倒是头一次。撒下去的丝带值不少银子,能换来如此,已是不值一提了。王府府库里的奇巧东西向来甚多,像这种找不出用处的东西也是白白堆放着,不如借着由头,送了出去。况且,他私心里也愿意让人分享这新婚之喜,博喜欢的人一笑。

上一篇:六州歌头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