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些原本应该满脑子忠君想法的将士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就不得不归功于那些善于传谣的人了。
不仅叛军中混有许多善于传谣,鼓动人心的人,就连城中的说书先生也换上了不少祁潇竹手里的人。
在这样日积月累的洗脑下,本就不是什么坚不可摧的信仰,破灭也就是早晚的事。
金銮殿上,文官之首的柳丞相上前半步,微微低垂着头,语气恭敬地询问道:“陛下,如今战局已定,可要彰显我国的仁慈,留那些皇族一命?”
和其他出身世家的文官不同,柳丞相出生寒门,是南宫厌生一手提拔起来的。
柳腾飞有本事的同时,又很善于揣度人心。
若是他自身没本事就算南宫厌生再怎么提拔他,也只不过是烂泥扶不上墙罢了。
而现在,柳腾飞之所以会突然站出来,率先当这个出头鸟,也是因为他察觉到了南宫厌生态度上的细微变化。
如果说在遇到祁潇竹之前,南宫厌生是无所顾忌的猛虎,任何人试图接近亦或是冒犯他的领地,都会受到他无情的驱逐以及扑杀。
而如今,这只猛虎却心甘情愿地收起了自己的爪牙,甘愿为了自己的软肋而让步。
若是放在三个月前,有人和柳腾飞说,南宫厌生会因为爱一个人而选择收敛,甚至于改变自己的一贯处事作风,柳腾飞一定会以为那个人疯了。
可现在,事实却摆在眼前。
爱……可真是个玄乎的东西。
柳腾飞一点也不想醉心于情爱之中,他的心里有太多东西排在自身的情爱之前了。
这并不代表他不愿意看到南宫厌生甘愿为了心爱之人而改变自己。
毕竟这种好的改变,对于曦国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南宫厌生子嗣方面的问题,更是不用担忧。
南宫厌生只是不愿意生,又不是不能生。
更何况,就算南宫厌生真的铁了心的要和祁潇竹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打算留下任何子嗣也没关系。
宗室那边,最不缺的就是优秀的子弟,再不济,还有那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孩。
相比较之下,襁褓中的婴孩反而比那些已经记事的优秀的宗室子弟要更为合适。
因为他们还是一无所知的婴孩,悉心培养日后必然会差到哪去。
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他们尚在襁褓的时候,就把他们接到皇宫教养,这样一来,他们和南宫厌生之间的感情自然更为深厚一些。
柳腾飞心里思绪万千,面上却丝毫不显,依然是那份恭顺到骨子里的模样。
南宫厌生对于那些皇室的去留不感兴趣,只不过是已经被他握在手里,随时可以捏死的蝼蚁罢了。
那些人是生是死,都在南宫厌生的一念之间。
“不过是秋后的蚂蚱,随便找处宅子,圈/养起来也就罢了。”
南宫厌生这话的意思,便是要将那些个皇室全都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了。
就算那些皇室翻不起什么风浪,可若是时不时的跳出来展示一下存在感,也还是挺烦的。
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是最方便的。
更何况,南宫厌生只是暂时的放过了他们而已。
等到天下彻底稳定之后,这些个皇室自然也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必要了。
指望上位者的仁慈度日,无疑是再愚蠢不过的想法。
第90章 人格分裂的暴君总想杀了我(二十七)
能在南宫厌生眼皮子底下活到现在的大臣,自然不会是什么蠢才。
他们都听出了南宫厌生的言外之意。
哪怕那些皇室子弟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想什么谋反的事,可仅仅只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成为谋反的理由。
享受了那么多年皇室的尊崇,一朝国破家亡,就算新主再如何仁慈,他们也终究难逃一死。
若是稍微有骨气一些,就该在国破的那一刻以身殉国,同样都是死,以身殉国,好歹能在史书中留下些美名。
即便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其他两个大国也依然不愿意束手就擒。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皇都被攻破,等待他们的便唯有死亡。
就算南宫厌生改了性子,亦或者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暂时将他们圈禁起来,他们的日子也必然不会好过。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愿意成为亡国之君。
一旦成为亡国之君,他们过往的所有功绩都会被一笔勾销,史书中对他们的描写也必然不会是什么好词。
毕竟若是他们不昏庸无道的话,又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呢?又怎么能体现出新主的好来呢?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失败者注定无法在史书中留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