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突围不出去,那就是往王莽大军面前送,就是白白浪费昆阳仅有的那么一点儿兵力。
话讲到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了,由谁去搬救兵!这是一道百分之九十九的送命题,但没办法,他们要博百分之一的胜利。
绿林军齐刷刷地看向提出这个建议的刘秀!
刘秀平静地笑了笑,于是带着仅仅十三个人出发了,这十三个人里就有刘秀的二姐夫邓晨、李通的堂弟李轶。
他们乘着夜色,从昆阳的南门摸黑出发,人衔枚,马摘铃,预备直奔郾和定陵。
当时王莽的先头部队十万余人已经兵临昆阳城下了,包围住了昆阳,刘秀等十三人几乎是擦着生死的边缘才突围出去的。】
刘秀哼笑一声,神色无奈怅然,“如今想来,那一夜实在惊险。”
群臣深以为然,能够从这其中活着突围出去,这得多么幸运啊!
邓禹拱手道:“陛下便是这天命所归,否则怎么能在十万大军中突围出去……”
刘秀闻言笑了,他轻轻抬手止住了对方的话,“虽说当时王莽的先锋军队有十万人,但朕的战友们也个个是精兵悍将,骑术了得。”
“我们只需要突围出去便可以了,人虽少但机动能力强,调动灵活。那都是与朕从各场战役中走出来的,朕与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
“最后,昆阳附近那地儿朕和他们都十分熟悉,哪条路近,哪条路通,哪条是小道都是清清楚楚的。王莽大军初来乍到,我们就像钻入泥潭的蚯蚓,一下子便没了影。”
群臣:……
邓禹闻言,嘴角一抽:“陛下,您哪里是什么蚯蚓,您是那真龙天子。”
刘秀只觉得忍俊不禁,他微微点了点头,朕的臣子就是这般较真……
片刻后,他又施施然道:“大抵也是王邑太自信了,以为胜券在握,我们这十三个人跑出去,对战局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他大概没觉得朕是去搬救兵,而是认为朕是逃命去了吧。”
群臣:……
陛下,您这遗憾的语气是闹哪样啊!
【刘秀他们是突围出去了,但是救兵也不是那么好搬的。
大家都知道你昆阳被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给围困了,那大家要是真的跟着你去岂不是羊入虎口。
这些将领们对各自眼前的利益看得特别重,觉得大家各守各的就好了,准确来说应该是各跑各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秀大概心里琢磨着,你们不是看重利益吗?那行,我就出一道选择题给你们。
第一个选择,好,你们不出兵,不救昆阳,那到时候大军打完昆阳,难道会放过昆阳附近的几个小城池吗?这些小城池对王邑的四十二万大军来说,都是顺手便可以攻下的,到时候金银财宝什么都没有,命也不一定能保住。
第二个选择,出兵救昆阳,只要出兵,就可以解决昆阳之围,即便不能解决,拖延拖延时间也好啊,等到宛城攻下了,汉军主力必定回头来援救我们,我们只要撑住,到时候成功了,想想看,王莽的大军那么多人,想来金银财白也一定数不胜数。
总之,出兵或许有胜利的机会,还有金银珠宝,不出兵,那大家一起完蛋吧!
几座城池的将领们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估计又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金银珠宝,再咬咬牙,行吧……跟你干!】
嗯……这话语怎么有些不对劲儿啊!
当初没有参加这一场突围的其他人此刻觉得有些怪异。
众臣不约而同看向一旁神色微微带着笑意的陛下。
刘秀:……
他见此,才道:“朕当时在说的时候其实模糊了另一种选择,那就是他们可以立刻、马上选择逃跑。昆阳是来不及了,但新朝的大军在围困昆阳的时候,完全足够他们逃跑了……”
群臣:……还得是您啊陛下!
邓禹神色明了,“即便陛下说出这个选择,大抵也不是所有的将领都会选择跑的,将金银财宝看得比命重要的,自古以来,比比皆是。”
刘秀深以为然。
【另一边在刘秀前往搬救兵的路上,昆阳之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了。
前面新朝十万大军兵临昆阳,将昆阳围了个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这是第一阶段。
而第二阶段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必定是新朝大军已经开始攻城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昆阳开始了浴血守城。
王邑攻城可谓是使出了千万般手段。
昆阳城外先是架起了云车,云车就相当于可移动的瞭望台,高十丈,只要站在瞭望台上,昆阳城内的一举一动全部被看得清清楚楚。
接着是密密麻麻的箭雨疯狂发射,战车撞城门、甚至都开始挖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