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自己若是能多加教导他,让他不要盲目以身涉险,李道玄又怎么会死。李世民一时间心中悲伤不已。
房玄龄见状,心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殿下对待与他一同征战沙场的将士们总是格外地心软。
【打战,军队上层的领导意见不一致,这是一个多么致命的大问题啊。李道玄便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道玄是李世民的小迷弟,他经常跟在李世民身边,这一次李世民没在,他单独作战时想要效仿李世民轻骑兵冲阵,计划让史万宝率领大军紧随其后。
然而李道玄没有想到的是史万宝认为他是个小屁孩,没什么经验,所以表面上他同意了,实际上另有打算。
史万宝和部下道,我奉手敕云,淮阳小儿,军事皆委老夫。今王轻脱妄进,若与之俱,必同败没,不如以王饵贼,王败,贼必争进,我坚陈以待之,破之必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李道玄让史万宝后军跟上,他先冲阵,将敌军阵型冲散,然后史万宝带领大军上来将敌军围剿。
但是史万宝就觉得李道玄这个小屁孩太冒险,他要是听他的,肯定输,不如以李道玄为诱饵,到时候李道玄输了,敌军必定乘胜追击,他史万宝只需要等着,坚壁抵抗就能打赢敌军。】
此时的民部尚书、检校洛州都督、原国公史万宝羞愧地低下头。
是他太自以为是了,导致淮阳王李道玄战死疆场,若是他按照对方的计划,淮阳王至少不会陷入孤军奋战,力竭而亡。
尉迟敬德气得胸腔上下起伏,“这史万宝实在太狂妄了,将别人的生命当成儿戏,亏得他没在咱眼前,否则咱高低得揍他一顿。”
秦叔宝无奈叹气,那个风姿绰约的少年儿郎还那么年轻,死在战场上实在太让人可惜了……但战场上死的又何止一个“李道玄”。
【于是史万宝居然带着主力大军作壁上观,可没想到李道玄深陷重围竟然战死了。
李道玄死了,史万宝这才慌了,想要领兵作战,但士兵们可不知道你们这些弯弯绕绕的心思,他们看到的是己方的主帅阵亡了。
主帅阵亡,唐军顿时失去了斗志,唐军全军覆没,只有史万宝逃回了长安。
李道玄学李世民这一招学错了吗?其实是没有的,因为李道玄其实很勇猛的,他能力确实也不差,毕竟之前在对付刘黑闼的时候他就来回冲阵,身上都被扎成了刺猬,都没死。
他本人没错,错就错在了猪队友史万宝身上,李世民经常这样子冲阵,也不是没被围困过,但是人家李世民有忠心耿耿、拿命救人的尉迟敬德。
他呢?只有一个和他不甚和睦的猪队友史万宝。
李世民听闻这个噩耗时,悲痛万分,十分自责,他曾与部下说,道玄常从吾征伐,见吾深入贼阵,心慕效之,以至于此。
淮阳王李道玄的死亡让整个山东都震骇了,作战的唐军们深受打击。
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直接弃城逃跑,李元吉畏惧刘黑闼龟缩在后方不敢进军,这么一看,李渊派出的王爷,一个跑了、一个死了、一个怂了,河北的局势就再也控住不住了,各地的州县再一次叛变,响应刘黑闼。
于是刘黑闼重新恢复了窦建德的旧地,继续定都洺州。】
李世民半垂着眼帘,遮住眼底的寒凉。
当时大唐处于忧患,他恨不得飞身奔赴前线,然而却被可笑的政治斗争缠住无法离开长安城,眼睁睁看着他辛辛苦苦收复的河北地区烽烟四起。
这让他怎么不恨……
【在河北硝烟四起的同一时间,长安城内也并不太平。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时期了,太子的谋士魏征劝诫说,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而太子您仅仅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才当了太子,并没有立下让天下人认可的功绩。
如今刘黑闼虽然卷土重来,但兵力自是不敌上次,将将才一万人,物资粮食什么的必定匮乏,这一次无论是谁带领大军都能摧枯拉朽。
魏征极力建议太子李建成争取这个差事,并且趁机结交山东的豪杰,培养自己可以与秦王李世民抵抗的势力。
李建成一想,这个漏不捡那不是傻的吗?于是他立刻主动请缨,李渊也有意想要平衡太子与秦王,所以就答应了。
这父子倆可真是白嫖王……
秦王为大唐打下一半的江山,李渊坐享其;李世民将刘黑闼打得不成气候,李建成坐享其成,好处可全让他们占了,反过头来还嫌李世民功高盖主。
咋滴,怎么不想想若是没有李世民,你们可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