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不信邪,继续派兵攻打毂州,结果被城内的守军击败。
唐朝立即派出刘弘基发动反击占领河阳,并且焚毁了那里的黄河大桥,斩断了王世充和刘武周合兵的可能。
八月,窦建德这边攻克洺州、相州,迫使李神通退往黎阳与李世勣合兵。
紧接着梁师都与数千名突厥骑兵在攻打唐朝延洲之后,九月,唐朝守军趁着梁师都这边放松警惕的时候发动反攻取得大胜。
以上三方的唐军都在坚守着,甚至做出了有利的反击。
然而在此突厥犯进,烽火不熄的情况下,李渊的疑心病又再一次发作了。】
【前面我们说到萧铣计划拿下峡州,打通夺取巴蜀的通道。
李渊专门派遣李靖前往夔州防御萧铣,但是李靖走到峡州的时候就遇上了萧铣带兵进犯,被困住无法前行。
然而当时的李渊却在怀疑李靖是不是故意拖延,这个人真的自从被迫放过李靖之后,就走向了暗搓搓想搞死李靖的道路上,一直响想抓住他的错处。
这会儿李靖这边出现了问题,他就立即密令峡州刺史许绍处死李靖,最后还是许绍实在爱惜李靖的才能为他上书争辩,这才保住了李靖的姓名!
是吧,李渊再次主次不分,疑心病发作!
李靖是什么人,战神啊,打战上差不多能够与李世民肩并肩的人才啊!大唐生死关头,李渊又想搞死一个打战的将领,真是险些把托塔天王给折了。】
李渊发现自己在天幕的嘴里好像越来越不落好了……
李渊愤而甩袖:“大唐生死关头,若是李靖真是那等心怀不轨之人,大唐必将遭受反噬。朕谨慎一些,又有什么错。更何况,朕不是没杀他吗?”
可是……你原本就是要杀他的!像对待刘文静一样杀了李靖。群臣心里暗暗道。
李渊看向自己的好酒友“裴寂”,然而裴寂心不在焉一般,许是沉浸在自己是个草包的暴击之中。
太子李建成见状,赶忙道:“父皇没有做错,现在那李靖在外征战,不正是您重用的结果。”
秦王李世民:……
真想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甩在他父皇的脸上。
在外征战的李靖自是知晓皇帝李渊对他的处处不待见,如果是在以前,他看到天幕这般为自己撑腰,对着皇帝一顿责骂时,他必定会忧心自己回了长安会不会落个不好的下场。
但……
李靖想到秦王李世民递过来的消息,虽然他不准备插手天家之事,但也不会去告发秦王。
李靖心想,其实自己已经站到了秦王这边吧……以秦王的能力,等他回去长安,上头应该换了天地,他也就不惧怕皇帝李渊的责罚了。
李靖如此想着,心里松了一口气,只是觉得有点奇怪,“托塔天王是什么?”
第113章
【李靖的性命保住之后,萧铣的攻势随即被许绍、李靖等击退。
大唐面对各方势力的反扑都在坚定地固守着自己的城池。
终于裴寂的大军抵达了介州前线,驻扎在度索原,以山涧流水作为军中水源的补给,结果刘武周大将宋金刚一得知这个消息,立刻率军出城直接将河流的上流流向唐军的水源给截断了。
简直明晃晃的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嘛!
裴寂这个饱读诗书的,难道不知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水源对将士、战马来说,是非重要的资源。水源一被切断,唐军士兵们又渴又乏,裴寂没有办法只能想办法转移大军的阵地。
在这个时候唐军毫无防备,也没有任何的组织建制,宋金刚见状,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猛烈进攻,唐军全军覆灭。
裴寂一个人策马狂奔了一天一夜,最后全军只剩他一个人逃入了晋州,而这一战使得唐朝晋州以北的地区除了州之外全部沦陷。】
大殿上的鸵鸟裴寂低着头,满脸通红。
马谡失街亭的事,他当然知晓,可是知道是一回事,在扎营的时候他愣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或许就真如天幕所言,自己或许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吧?
【裴寂才刚刚到达了前线站地,就直接把自己带来的军队全部霍霍干净,甚至连属于大唐的地界给失去了。
裴寂连忙写书信给李渊请罪,但李渊没有治他的罪,对于李渊来说,裴寂是什么人?那就是他的小心肝啊……
只要裴寂不是想要谋反,这些过失啥的就如风吹去吧,他甚至还宽慰裴寂,仍旧令裴寂为镇抚河东。
李渊这人除了主次不分之外,居然还赏罚不分明,任人唯亲。
裴寂能力不足,犯下那么大的罪责,居然反而能够得到赏赐……想想也是难以理解,这般有失偏颇,难怪刘文静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