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100)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着朱棣,“老四,想来还是你稳得住啊!”

这满满调侃甚至带点儿嘲讽的话语,朱棣摸了摸鼻子,低着头道:“这一招儿子可是学您的。”

朱元璋见此,哼笑一声,“得国之正,非咱大明莫属。这可是后辈们认证的。”

“您得国之正,都得大臣劝个两三日才勉为其难登上皇位,儿子自然得紧跟您的步伐。”朱棣幽幽道。

“嘿~你这崽子!你可是咱大明正儿八经的子孙!”朱元璋笑着说道。

而在场的人瞬间联想起前前朝大宋……“得国不正者”,嗯,不可说不可说……

【朱棣自然也不例外,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有时候甚至胜过千军万马,所以在攻打盱眙县之后,朱棣已经开始在舆论上造势了,不得不说,朱棣这一招实在太先进了,我们现代舆论战也是腥风血雨,杀人于无形之中的。

所以朱棣一再地强调自己只是为了除掉奸臣,并没有想要皇位的意思,但这场戏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啦,你朱棣要演,大家也只能奉陪。于是在建文朝廷旧臣的再三恳求下,朱棣才终于“勉为其难”地登上了皇位。

而他登上皇位之后,这场战役也还没有结束,靖难之役不是说你一打到都城应天就结束了的,当年大明灭完,大清入关,甚至清朝到了第三代皇帝手中时,依旧有汉人想要反清复明。

同理,靖难之役也是如此,朱允文虽然失踪了,但他的手下还是有人的,即便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燕军同样要继续清扫他们,只能说这场战役只是到了尾声而已。

但建文帝朱允文的残余部下,对朱棣根本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影响了。】

朱元璋听着“大清入关”这四个字,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朝代更迭是必然,只是这异族再一次当咱汉人的皇帝,咱汉人可还要过那四等人的日子吗?”

众人无言以对。

朱棣想着“反清复明”,瞬间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即便大明覆灭,却依旧有汉人想要光复他们大明。

我的天~终于将四年的靖难之役写完了。

下章应该是大明的一些后续,以及现代一点点过度。

下下章写嬴政。

本来打算写他具体怎么十年内干掉六国的,

但想想还是算了,大概写一些就行,不然

那个体量实在太大了,

而且涉及太多个国家、人物,每个人的心理。

单单写战争实在不过枯燥了。

靖难之役写到后期,点击率大幅度掉下来。

所以大秦不会写太多战争的东西,

会将笔墨更多的着笔于民生方面。

尽量写好这篇文,再次感谢大家!

同期连载文《男友跪求我活下去》求收藏~

让我苟100个收藏,搞个完结V,上夹子,带预收~

谢谢,谢谢~万分感谢~

第50章

【以上,说到这里,关于“靖难之役”的具体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靖难之役将大明的强兵猛将霍霍掉那么多之外,在主播看来这场战争之后其实还有一个隐晦的副作用。

这个副作用甚至和之前主播提到过的“郑和下西洋”有点关系,具体怎么样,这会儿先不讲,说说“郑和七次下西洋”先。

“郑和下西洋”是大明宣扬国威的一次壮举,和西方的航海史不同的是,大明对比西方国家可以算得上是以交流、友好的态度去与其他国家发展海上贸易的,而西方国家却是去掠夺新大陆的土地的。

其实中西方在航海上为什么会这么不同,究其根本很有可能是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发展思维,形成了不同的文明态势,汉族是礼仪之邦,在对外上讲究什么呢?那便是薄来厚往。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客人来了,他随手带着礼物来了,而我们汉人作为主人,总是会备厚礼送人家回去。

这就导致了“郑和下西洋”虽然是打着海上贸易的理由,但皇家明面上这么送,给了文官很好的借口,于是这项活动在文官账本上就是是亏空的。

虽说账本上显示亏空,但大明从海外得到了一些珍贵的香料、药材等等,这其中就有一种名贵的植物血竭。

血竭的作用是活血化瘀,对愈合伤口很有帮助,这种药材在后来朱棣对外征战时,对大明的士兵特别重要。】

方才听到“靖难之役”结束的朱棣顿生怅然的情绪,然而下一刻便听到了天幕在讲他主持的“下西洋”在霍霍大明的钱财。

朱棣汗毛直竖,有一种被盯上的感觉,果不其然,他顺着感觉回过头,发现自己极度抠门的老爹正一脸扭曲地瞪着他。

朱元璋怒道:“好啊你,老四,你不是说主要为了海上交易吗?看看,看看,打脸不,为了面子,把家里的钱往外送,咱老朱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愣子,什么国威,人家说不定觉得你是个傻子勒。”

上一篇:救世主模拟器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