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802)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您去撒个娇?”张廷瓒劝道。

李礽面露震惊,他现在已经十多岁了,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要以理服人。”李礽斩钉截铁道。

张廷瓒嘴角微微勾起,“也可以试试打打感情牌。”

李礽沉默半晌,想想自己的以前,“也不是不可以。”

一半一半之后,在李礽同意康熙给自己研究所取名之后,康熙答应了他的要求。

年轻的张廷瓒青云直上,成为研究院最年轻的院长,同时康熙也给他升了个官,历史上典试山东之后才能得到的翰林学士,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头衔。

“你说说,华盛园有什么不好的?”李礽抱怨道。

张廷瓒站在一旁,小声道:“或许名同花生?”

“那盛华园也可以啊。”李礽道,他还想用“振华院”,但这个太明显了,康熙除非脑子坏掉了,不然准会发现,到时候他如何解释此中华非彼中华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但‘清华园’也不错吧?”张廷瓒辩解道,他不懂太子爷为何如此纠结。

清华园?

李礽痛苦,捂着脸摆手,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这个名字?

明代武清侯李伟建在北京西郊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园子就叫做“清华园”。

道光皇帝把皇家园林熙春园一分为二,工字厅以东就叫做“清华园”。

1913年,这块地方又被合并在一起,建立了清华学堂,统称为“清华园”。

大家是有多喜欢“清华园”这三个字!!!救命!!!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有了自己的研究所,叫做清华园。

管理这块,他完全交给了张廷瓒,当然也不是放任张廷瓒自生自灭,给他配了最贴心的小助理何竟,最强执行者曹衡,以及最强靠山皇太子。

至于工资,原先朝廷或者内务府的俸禄、工人的工钱基本不变,李礽给他们额外开了绩效工资,用的就是靠他们研究发明赚的钱。

清华园,又能育人,又能研究,还能赚钱,一举三得,哎呀,他可真是个小机灵呀~~

这就像是一颗种子,如今,种子已经种下了,能长成什么样子,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所幸,他有的就是时间。

趁着有时间,他搭上了康熙去南巡的便车,死皮赖脸,打了感情牌。

当然,他也不是乾隆,爱小美人爱大园子爱奢华。

他去,是因为康熙此去视察河工,会召见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靳辅,以及他的小跟班陈潢。

有些事情,还是及早做准备比较好。

第364章 靳辅

原本这次行程定在去年,但因议和之事被耽搁,康熙挪到了今年才定下来。

在康熙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李礽就收到了系统的任务——救下靳辅和陈潢,完成黄河的治理工程。

这么久了,他终于接到了系统的新任务,但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的任务是不是有点越来越难了?

治理黄河?不得要个三五十年?

本来胤祉也闹腾着要去,但临行前被伤寒干倒了,泪眼婆娑地拉着李礽的手,让他时刻记得自己,要给自己带礼物。

李礽哭笑不得地答应,并承诺自己会给他写信。

出行的第一站是山东,登泰山,祭孔庙。

这两项都不是李礽的爱,前者劳力,后者累心。

从泰山上下来的时候,李礽瘫了一半,坐着软轿上,整个人跟没有骨头似的窝在一起,“都坐轿子了,还叫什么爬山?”

“那你下来走?”康熙道。

“咱们就不能体贴点吗?比如说不爬。”李礽道,犹记上次登泰山,还有缆车呢。

“你闭嘴吧,不然就下来走。”

李礽给自己的嘴做了一个拉上拉链的动作,老老实实地继续瘫着,哼哼唧唧。

休息了三天,李礽才缓过来,接着,便跟着康熙直奔桃源。

他们到来的时候,靳辅正在河边视察河道工程的进展,带着一顶竹笠,穿着粗布麻衣,挽着裤腿,站在河边,跟身边的人讨论。

李礽跟在康熙的身后,走到了河边,这里的工程才开始没多久,脚底下才铺了一层石头,之后还要铺上更大点石头、碎石、泥土,再压实。

他扫视了一眼河滩上的人,一眼就看到了靳辅,靳辅又高又瘦,还黑黢黢的,可能是因为常在河河边行走的关系,看起来特别像是在田里劳作的农民。

这一行光鲜亮丽的人出现在这里,格外的扎眼,靳辅余光扫到这方,快步走过来行礼。

“起来说话。”康熙走到他们原先站立的位置。

放眼望去,这是黄河的一条分支流,河面宽百丈,河水清澈,波澜不惊,缓缓流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