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445)

作者:花下千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自打前任闹出来那摊子事后,户部只用给他们定额的银子,以前那种随便捞银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少人对此很有意见,归罪于噶禄。

之后,肥皂工坊到了曹寅的手中大放光彩,许多人在背后吐槽噶禄当初有眼不识金镶玉。

噶禄很想为自己辩驳一句,当初内务府那么多赚钱的机会,谁会在乎这点蝇头小利?不说他,在座的诸位怕也是瞧不上。

而千盼万盼的酒精,最后落到了飞扬武的身上,这件事对噶禄的打击也不小,从前瞧不上飞扬武这种后来者,遇上了还能挤兑两句。

如今他们这些人,就被打脸了吧,前面有救世天花疫苗,后面有治伤圣药酒精,桩桩件件都是大事儿,好多人又开始巴结,见面称上一句“新贵”。

噶禄心中馋得很,晚上都睡不安稳,一会儿觉得皇上是不是因为大阿哥的事情对自己有意见,一会儿又想皇上是不是知道自己私底下做的那些事儿在警告自己,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所以,当织布机这个差事落到自己面前的时候,他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皇上还是爱他的。

让他更开心的是,皇上把珍妮纺纱机的事情也交给了他,这次的价格就高得很,但全部由内务处造好之后,运到各地组装,再售卖给大工坊,价格自然要高上许多。

甭管赚不赚钱,只要皇上一句话,让他贴钱干活,他都愿意,他要的可不是钱,是皇上的心,只要得了圣心,他屁股下面的这个位置可是稳稳当当的,任谁也撼动不了。

有了噶禄这股子劲儿,纺织业可谓是如鱼得水,虽然成品布的价格在降低,但作为必需品,价格低了,需求量却增加了。

于商人来说,并无两样。

于百姓来说,穿得起衣。

于朝廷来说,征得到税,

皆大欢喜。

当然这事儿得要半年之后才明显有效果,此时他正在乾清宫里面跟着看奏本,自从景山之行后,康熙有意无意让他从旁观看自己处理政事的方法和理念。

但是让李礽失望的是,每天有一半的奏本都是彩虹屁,重要的事情基本上都与三藩的战事相关系,自正月起,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逐步推进,在二月底的时候,大军终于进入了云南,三藩之地,收复在即。

除了战事,也有些其他的事情,耿精忠叛乱之时,不少官员不愿意投降,拘谨之后被杀害,比如两淮盐运使高天爵、福宁总兵吴万福、福州府知府王之仪等等,甚至有满门灭亡的,比如邵武府知府张瑞午。

随着战事平缓,这些人该得到朝廷的认可与嘉奖,告慰死者,萌荫生者。

“你独自一人可行?”康熙忽地问道。

李礽从奏本中抬起头,认真点点头,他有点琢磨不出来康熙到底是希望他行,还是不行,说行吧,康熙问了这个问题快十遍了,说不行吧,康熙总在问哪里不行,好纠正,让他也真的没有了脾气。

之所以,还每次答得很认真,是因为他觉得康熙是舍不得。

再过两天,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就要移到景陵,尤其是仁孝皇后,意味着以后康熙有了心事,相再同她一诉衷肠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也意味着再一次的别离。

这种情绪之下,康熙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这件事也实在是正常。

“汗阿玛,要不同我一起送送额娘吧?”李礽问道。

康熙迟疑了一会,摇摇头,“你去吧,朕就不去了。”

李礽在心里叹气,说不去就不要这两日隔三岔五自己溜过去嘛,真是口是心非的男人。

到了最后一天,康熙最终也没有去,只是在那天去坤宁宫呆了一整日,那是他和赫舍里氏举行大婚的地方,那也是赫舍里氏陪伴他许多日夜的地方,充满了好的坏的回忆。

当日,李礽自己带着诸王以下至八旗四品以上的一半官员、王妃、一品官命妇等前去祭拜,恭送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启程。

虽然仁孝皇后并非李礽的亲生母亲,但是目送着她的梓宫离去,他心里好一阵的难受,就好像原身的情绪依然存在一样,又或者带了几分他自己的苦涩。

这一次,他目送了自己母亲的离去。

第200章 台湾

送走了仁孝皇后的梓宫后,一大一小的两个人都消沉了段时间,康熙还陪着太皇太后去了一趟遵化的温泉。

直到七月份,康熙召集了内阁议事,主题便是□□。

这世上,少有雪中送炭,多是趁火打劫,说的就是台湾郑氏。

自康熙初年开始,郑氏不服清朝的统治,时常骚扰东南沿海,对于清廷的招安也不以为意,更是与耿精忠扮演猫捉老鼠的游戏,糊弄康熙,而三藩之乱时,郑经登陆进攻福建、广州等地,与耿精忠合谋,泉州、漳州、潮州等地悉数归顺于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