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没有呢。”李礽反驳道,“我可听话的,汗阿玛不让我乾清宫,把我赶到了这里,我可就老老实实地来了。”
“真的?”康熙似不信地挑挑眉。
李礽立马哎呀一声,“走错路不算啊。”
“让朕猜猜,走到了西窗那边去了是吧?”康熙俨然一副看透的样子,潜台词很明显——我已经知道一切了,你快快伏法认罪吧。
李礽抠了抠脑袋,面露不解,“西窗……西在哪边?”
康熙……失策了,忘记自个儿子是个路痴了,连路都记不到,何谈东西?
佟佳氏并不知道两人口中的“西窗”指代什么事情,但这不妨碍她看热闹啊,瞧着皇上一脸被打击到的样子,又忍不住想笑了,死死地拧着帕子。
就算她忍住了,但是这似笑非笑的表情让康熙更加尴尬了,秉持着同甘共苦的原则,康熙清了一下嗓子,对着佟佳氏问道:“如今北风凛冽,白雪纷飞,你素来畏寒,为何来了乾清宫?难道是为了内务府的事情?”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非要问上这么一嘴?
但佟佳氏很清楚康熙的为人,知道他这是心中不快,撒气呢,她暗骂句小心眼,随即不好意思地道:“这动静太大了,后宫的姐妹都有些不安,想要知道个究竟,臣妾想着亲自来问个究竟。”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宫中奴才贪财,先是把主意打到了保成的身上,如今又查到他们竟然还把主意打到了慧妃那处。”康熙淡淡地说道,把那簪子给张德海看了一眼,张德海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咬着牙没有供出自己的上线。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判断到底牵扯有多深,但能让张德海在皇上的面前都咬紧牙关,揽过所有的罪责,肯定不是个小人物,便缩小了嫌疑人的范围。
而曹寅拦下了内务府购进的粮食和棉衣,检查之后,果然有猫腻。
粮食为陈粮不说,还有些散发着霉味,里面掺杂着一些米糠之类的杂质,吃不死人,但是难以下咽,能做出这种事情岂不是视人为牲口?
至于棉衣,则更令人气愤,一摸之下,便能感觉到两层布中间只有薄薄的棉花,毫无任何保暖效果,如何能抵挡住寒风冷气?
就这些东西送到灾区,大雪一过,不知道有多少人冻死饿死,那张贴在城门口捐赠布告便成了一纸笑话,为人唾弃,而主导了这场活动的他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私下被人指着脊梁骨唾骂。
而根据噶禄呈上来的册子上显示,此次负责捐赠款以及采买活动的人叫做王英民,此人在内务府多年,负责一些简单的采买事宜,也负责人参的售卖工作。
巧合的事情是,他与张德海熟识的王惠民是堂兄弟。
曹寅回京之后,同梁九功汇集了线索,如今他们的调查方向便是王氏兄弟,打算先摸透两人的行事风格,确定他们的手法和干系后,顺藤摸瓜,逮住幕后人。
第132章 献计
当然康熙并未将内务府的事情全盘托出,毕竟事情还没有调查完,万一走漏了风声就不好了,不过依照贵妃的聪颖,肯定能猜出几分。
果然,佟佳氏听完了王通、张德海等人倒卖宫中财物的事情之后,旁的一句话都没有多问,只是点头道:“是臣妾没有处理好后宫之事,让皇上忧心了。”
康熙笑道:“这事儿与你关系不大,那张德海还是惠嫔宫中的人呢,真要论起来,朕岂不是还去找惠嫔?那整个内务府还在朕的管理下呢,是不是朕也要被问责了?”
“这……”佟佳氏恰如其分地露出迟疑的神色,转着说道,“皇上日理万机,怎可能时时刻刻地盯着内务府的奴才办事儿?”
“你总管后宫,这桩桩件件的事情都要你过问,不也是忙着吗?”康熙看着佟佳氏说道。
李礽左瞧一下,右瞧一下,在心里幽幽叹息:真想踹翻这碗狗粮啊?
康熙继续说道:“既然张德海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还要劳烦你安抚一下后宫,莫让人心惶惶,出了乱子。”
佟佳氏连连应下,又道:“皇上,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
若是往年,必然会办得热热闹闹,可如今地动刚刚结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会有别的想法。
“一切从简吧,才说百姓艰难,转眼就大操大办不合适,祈福敬神那些仪式不可懈怠。”康熙吩咐道。
得了皇上的话,佟佳氏心中就有谱了,总要知道皇上的想法,才知道该热闹,还是该平淡,是该浓重,还是该简洁,照着皇上的想法来就是了。
佟佳氏看了看还在一旁托腮吃瓜的保成,迟疑了会,说道:“皇上晚点要不要去看看惠嫔妹妹?今儿都直接去她宫中拿人了,恐怕受了不小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