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人浑水摸鱼或是聚众闹事如何?”索额图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这一次,明珠也跟着附和。
“已经责令步军衙门严加巡防,有胆敢肇事者,罪加一等。”康熙说道,这小纸条想得可不比他们少。
两人无话可说。
“不知这是何人提出的法子?”明珠试探地问道。
康熙回忆了一下,纸上有两种字迹,后面一种很熟悉,是张英的,前面的倒是陌生,也不知道是谁的字。
想到张英,便想到了保成,该不会保成也掺和其中吧?不对,保成还是个娃娃,此时大概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吧。
“是张英的。”康熙说道,把功劳扣在了张英的头上。
明珠和索额图对视一眼,张英不是在上书房吗?怎么还给皇上递小纸条了?鸿雁传书?
正当两人充满了疑惑的时候,第二张纸条又到了。
第98章 憋屈
第二张纸条上的内容是关于人员伤亡问题。
问题的难点在于城中大夫的稀缺,原本京城中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医馆,资源是足够的,但是呢,因为灾情的缘故,一些医馆坐地起价,而平价的水泄不通。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征调一半的太医院的太医参与救治之中,另外调动太医院的药物,此为方法一。
第二还是得调动民间的力量,汇集愿意出力的医馆,携手并进,所消耗药材到时候的全部药材由国库按照市价购买。
“这如何能成?”明珠第一个不赞同,“太医院的药材贵重,如今地动尚未结束,自然是先留给宫中,以备不时之需。”
“明珠大人说得有道理,再说了,这药是给老百姓用了,让老百姓出这个钱才是应该的。”索额图难得和明珠同一阵线,他是瞧出来了,再不阻止,今儿这风头全部得让张英抢了。
明珠见康熙微微皱起眉头,继续劝道:“可以让这些医馆折价出售,降低药价,这样百姓们也不至于支付不起。”
康熙的眉头并未因为两人的话而松开,他反问道:“你们俩都觉得该这样?”
索额图和明珠均是点头。
康熙又看向其他的人,“你们也是如此?”
“臣等附议。”剩下的人立即拱手说道。
话音刚落,却是一阵摇晃,殿中站着的几人脚步踉跄,差点没摔倒。
康熙伸手撑住案桌,等待这次的地动过去后,方才哼笑着开口,“都道是地动是对为政者失德的警示,刚才这阵地动,你们怎么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谁敢说皇上失德?谁也不愿意说自己失德!
而且皇上的意思很明显在骂他们缺德!!!
沉默笼罩着整个宫殿,康熙却是发现点别的——外面好像没声儿?
之前殿外一直吵吵闹闹的,他清楚因着地动,大家心中惶恐,一窝蜂地进宫想寻个主心骨,可赈灾一事从急,便将人留在了外面,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声响竟然悄然停了下来。
“梁九功。”康熙唤道。
“奴才在。”梁九功推开一条缝,快步走了进来。
“外面怎么回事?人都走了?”康熙问道。
“没呢,都在外面排队等着登记。”梁九功回道。
“登记?”康熙朝外瞧了一眼,外面黑压压的人群确实都在,怎么一个都这么老实了?也不闹腾?
“是的,分类登记,要紧的就先处理,能缓一会的,等日后再说。”梁九功说道。
“走,去看看。”康熙来了兴趣,撂下一众半天没能商讨出解决办法的臣子,朝外走去。
还未出殿门,便看到三个高高举着的木牌子,以及木牌后面长长的队伍。
太子爷正在询问问题,“有没有人员伤亡?”
“没呢。”官员回禀道。
“那就暂缓处理,等地动结束之后,由汗阿玛决定统一的解决办法。”李礽说道,等张英在纸张上写了一个“缓”字,才道,“下一个。”
官员见问题已经被记录下来了,立马退下,也不敢耽误下一个人汇报。
中间那组是保清,他的任务可简单多了,来者是位宗亲,一上前便道:“显密亲□□臻来给皇上请安。”
“汗阿玛无恙,心意已经知晓,显密亲王也要好好保重才成。”胤褆说道。
等察岱记录下来者的姓名和事由,立马宣布下一位,接着继续重复之前的客套话,记录,下一位,复读机,记录,下一位,复读机……端坐在椅子上像是庙里的泥塑金童。
最后一组来汇报的全是各宫的太监和宫女,张口就是哪里塌了,处理流程差不多,有伤亡的叫太医,没有的等日后处理。
“那条子送到哪里去?”康熙看宫内事务那堆传递出来一张小纸条,看着方向是朝着暖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