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赵言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在杂志上发表了。
稿费有二十多块,赵言书收到后第一时间就拿回家给她了。
林玉竹知道后很惊喜,“竟然这么多!”
不过很快她就顾不得感叹稿费多了,反应过来后忙去买了十几本杂志留作纪念。
第143章 赵言书发表小说
不过虽然知道赵言书发表小说很高兴,但看他最近好像瘦了不少,估计是既要学习又要照顾家里,课余时间还要写小说累的。
想着他这么辛苦,林玉竹有些心疼,于是下班后特地买了些肉回来,打算给他好好补补。
不过最终这顿饭吃的最多的是书瑶,把她那小肚子吃的鼓鼓的,吃完还问她爸爸下次怎什么时候还写书。
赵言书听了有些好奇,“书瑶问这个做什么?”
书瑶自然道:“爸爸写书了,我就能吃肉了!”
夫妻俩听了是既好笑又心酸,林玉竹想了想道:“咱们现在日子过得宽裕了不少,以后隔三差五就买些肉回来吧,大家都好好补补。”
赵言书没意见,“好,听你的。”
……
赵言书写的是偏现实类的小说,之前发表的小说内容就是他写的一个怀才不遇的人越想成功越是每次都失败的故事,有点那么反讽的意味。
林玉竹刚开始只对他发表小说很高兴,等高兴过后才静下心读了一遍,结果读完却有些意外。
“你怎么会想这么写?现在大多数小说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你这么写没问题吗?”
赵言书摇了摇头,“如果有问题杂志社也不会发表了,就像你说的,现在积极向上的内容太多,我如果也这么写,没什么亮点,而且那种其实也没什么内涵。
我最喜欢周先生的作品,通过故事反讽一些社会现实,这次只是一个试探,杂志社录用了,就证明现在政策和思想没那么严格了。”
林玉竹听了这才放心,反正她对这个也不懂,只要不影响到赵言书就行。
“那你写的故事是真有其事还是编的?”
“有些是编的,有些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这样啊,那你岂不是需要很多故事当素材?”
赵言书点点头,“是,我经常和室友打听他们身边发生的事。”
林玉竹听了来了兴趣,“那你咋不问我?”
赵言书闻言奇怪了看了她一眼,那意思她明白,两人一直待在一起,生活环境相同,她知道的他几乎也都知道,应该没那么多新鲜事。
要说之前的确是这样,可现在的林玉竹却不同了,她可是后世回来的。
那会儿网络有多发达,还有各种短视频和电视剧洗礼,她年轻时喜欢看看电视,等老了可是个时髦的大妈,平时最爱刷短视频了,特别是那些奇葩的故事,她特别喜欢看,所以现在知道的也特别多。
于是就用你孤陋寡闻的眼神看着他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爱听那些大爷大妈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而且单位不少同事也和我一样,没事了我们就会凑到一起说些八卦,我知道的可多了!”
赵言书听她这么说也笑了,“好,那就麻烦林同志以后有时间多和我说说吧。”
林玉竹听了这才满意,摆摆手道:“放心,都是小事,我的故事肯定不会让你失望,你就等着震惊吧!”
……
第144章 冲击三观
赵言书本来以为她是在开玩笑。
没想到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就真的受到了各种冲击。
林玉竹经常会在下班后和他说一些她听来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内容都能冲击他的三观。
在林玉竹特别挑选的奇葩的,狗血的,突破伦理的故事说给他听完后。
赵言书已经从开始的惊讶,质疑、意外,到后来的麻木了。
听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没忍住问道:“你说的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吗?”
林玉竹肯定的点点头,“当然了,不然我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只不过是现在还没发生而已。
可赵言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不管怎样,他这个没经过后世新闻洗礼的七十年代青年算是拓宽眼界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更是接连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不仅因为新颖的剧情让杂志社更看重,还在学校出了名。
听他说,现在学校领导老师对他都比较重视,林玉竹听了也放了心。
不过说到学校,她又想到后世一些有新闻,涉及到这年代高考的一些漏洞。
于是没忍住问他,“你们学校有发生顶替别人入学的事吗?”
“顶替别人入学?没有啊!”赵言书听了这话有些疑惑,“上学还能顶替的吗?”
“怎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