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竹这才松了一口气,还好,毕竟上辈子他是直接答应了的,等她知道后已经尘埃落定,为时已晚。
“那你怎么想的?”
赵言书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爸妈说我已经有了正式的工作,工资还不低,如果耽误四年去念大学,毕业后还是分配到厂里从头做起,没什么必要。”
“那能一样吗?”
林玉竹听了差点骂出口,这叫什么话?什么叫没必要,大学生毕业和现在搬运工能一样吗?
简直睁着眼睛说瞎话!
林玉竹心里气得不行,但看了眼赵言书还是忍住了。
“那你的想法呢?是想做一辈子搬运工?”
赵言书听了立马摇头,“我当然不想,可是爸妈说了,现在家里困难,老四又在乡下结婚了,现在政策虽然放宽,但没工作接收也回不来。
如果我想高考就得把工作让给他,你知道的,我这工作早晚得还给人家的,不可能给老四。”
林玉竹听了又叹了口气。
对于赵言书工作怎么来的她也知道,之前也说了,赵言书的工作是因为救了郭厂长的母亲才得到的。
事实上这个工作本来是本来郭厂长给自己儿子准备的。
因为给了他,导致郭厂长儿子没工作只能下了乡。
这事是赵言书后来才知道的,那时郭厂长儿子已经下乡了,他想还回去也为时已晚。
所以心里一直很愧疚,这些年也不止一次和郭厂长说要把工作还回去,让他儿子回来。
当然,最后都被拒绝了,郭厂长还让他好好干,别辜负他的期望。
不过据林玉竹猜测,郭厂长给他工作也不全是为了报恩,更重要的是当年很多干部为了逃避让家里的孩子下乡假公济私而闹出了很多事。
而郭厂长作为国家干部要是再公然给儿子走后门,估计也会对他自己有影响。
再加上听说当时郭厂长儿子喜欢的女同志也下了乡,他想跟着去,就和家里闹,最后郭厂长成全了他,才把工作给了赵言书。
不过这些都是之前发生的事了,这段时间自从知青可以回城后,赵言书就不止一次想着把工作还回去。
不过郭厂长仍然拒绝,也说了他儿子已经决定参加高考,还鼓励他也参加。
赵言书本来的想法是不管他考没考上,这工作都要还回去的,不可能给其他人,毕竟他当初救人也不是为了工作。
甚至当时之所以接受了这个工作也是为了林玉竹。
第6章 主动表白
林玉竹那会儿刚高中毕业,不想下乡,就想办法能留在城里。
她和赵言书是高中同学,上学时两人接触不多,等要毕业那会儿,因为这些年看到了其他女知青回来探亲时的惨状,就迫切想留在城里。
她知道工作难找,家里也不会出钱给她买工作,于是就想找个有工作的嫁了。
只不过不只是她,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她家里又没什么优势,所以可选择的人很少,还都是些歪瓜裂枣的,她都没看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玉竹听到同学说,赵言书好像有了工作。
赵言书这个人在他们班是比较传奇的,长得好,学习好,但不爱说话,之前不是没有女同学给他表达过好感,但都被他冷着脸吓跑了。
渐渐的,大家就传出他不好相处的话了,也就没人再敢靠近他了。
而那会儿林玉竹已经走投无路了,她不想下乡,于是听说这事后就豁出去了和他表白,直接问他要不要娶她。
没想到,赵言书一听脸就红了,最后竟然支支吾吾的答应了。
林玉竹其实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破罐子破摔了。
没想到他会同意。
虽然也很意外,但这是她能抓住的唯一机会了,于是也没问太多,当时也直说了,她是因为他有工作,想留在京城才和他在一起的。
所以赵言书听后就接受了这个工作,之后两人领了证,都留在了京城。
但这些年他心里一直觉得受之有愧,林玉竹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所以现在说要还回去她也是同意的。
不过她知道上辈子他到底还是没还回去,那会儿他没参加高考,而郭厂长的儿子却考上大学回来了,所以已经不需要这个工作了。
而那会儿家里又有两个孩子需要养,赵言书只能留下继续干着,不过后来钢铁厂整改裁员,他还是下岗了。
说远了。
这会儿林玉竹看着不敢看她的赵言书道:“你别听他们的,你想高考就高考。工作不想给就不给,你都23岁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赵言书听了这话一时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她道:“可我看爸妈这次态度很坚决,你也知道的,爸以前从不发表什么意见,有事都让妈出头,可这次他也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