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说的也是实话,林玉竹的确马上就要回去上班了,现在他们正在琢磨之后的安排,的确很忙。
对于林玉竹打算带着孩子一起上班,放在单位托儿所的事,赵言书有些不愿意。
“单位的托儿所一般都是正式工的福利,你本来就是临时工,就算单位愿意,也不好带两个孩子去吧,不如我带着书瑶去钢铁厂育红班?”
育红班相当于后世的幼儿园,本来按书瑶的年纪早就可以去了。
但这年代就算是单位的育红班,也是需要给钱的,虽然不多,但赵母怎么舍得?
于是就让她在家待着,说是大杂院里孩子多,可以一起玩。
别说她了,就是雪梅都八岁了还没上学呢,也不知道赵老大一家是怎么想的。
反观赵继祖,五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街道里的育红班,赵母还美其名曰那里孩子多,能和他一起玩。
林玉竹那时候就想着等女儿五岁的时候也送去呢。
可这会儿赵言书一提议,她又有些犹豫了。
“你们单位是大厂子,育红班的环境也好,可是你不是马上要把工作还回去了吗?那到时候书瑶也不好在那了吧?
待了几天就换个环境对她来说也不好,要不还是送去我单位吧?我虽然是临时工,但和领导说说,到时候多付些钱,应该没事。”
赵言书一想也是,“可以是可以,可是这样一来你上班就不方便了,每天带着两个孩子来回坐车,估计也吃不消。
要不我提前把工作还回去吧?到时候我留在家照顾他们,老二饿了我再带他们去找你。”
林玉竹听了他的提议就瞪了他一眼,“这是啥破提议?儿子每天除了早中晚,还要上午一顿下午一顿,你怎么去?每天来回好几趟不够折腾的。”
第51章 两个办法
这倒是,想到这里,赵言书眉头皱了皱,显然是没想到合适的办法。
但也不同意她每天带着两个孩子上班,太辛苦了!
两人没谈拢,这事就先这么放着了。
不过在林玉竹来看,这事也没别的解决办法,他早晚得妥协。
……
结果她想错了。
在林玉竹正式回去上班前,赵言书还真想出了解决的方法。
“我去问了村长媳妇,她帮着想了两个办法。
一是找村里有孩子的女同志帮忙。村里目前有几个还在哺乳期的妇女,白天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帮着喂咱们老二,到时候给点钱就行。
二是村里有户养羊的人家,每天都会产不少奶,那家人天天去市里卖,如果咱们需要的话可以和他们定,白天就给老二喂羊奶。”
林玉竹没想到他竟然真找到了两个方法。
不过对于第一个方法她是拒绝的,一是她不想让儿子吃别人的奶,二是既然还在哺乳期那就是自己家也有孩子,这种难免会先紧着自己的孩子喂,她怕她们到时候会不上心。
所以林玉竹没怎么犹豫的就选择了第二个方法。
但现在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也不知道儿子愿不愿意喝羊奶?”
赵言书笑了笑,“放心,我昨天试过了,他挺爱喝的。”
林玉竹听了意外,“你怎么试的?别看他小,可这小不点可聪明了,他现在只认我的口粮,上次我试着用勺子给他喂水他都不喝,你是怎么喂的?”
结果就见赵言书回屋小心翼翼拿出来了个奶瓶。
林玉竹见了意外,“这是哪来的?”
“我找郭厂长帮忙买的,这个可不好买,需要外汇票去友谊商店才能买到,郭厂长也没有,还是他找了其他人帮忙才买到的。”
林玉竹听了感慨,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奶瓶会耗费这么大人情。
当下叹了口气,“那可得好好感谢下郭厂长啊。”
赵言书笑了笑,“我知道,其实郭厂长也很想帮忙的,我找到他的时候他也很开心。”
“哦?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工作的事,你是知道的,我一直想把工作还给郭厂长,可对于他来说,这工作给了我的就是我的,之前说是让我考上了再还回去也是托词。
可前段时间他得到了消息,他儿子高考的不错,几乎百分百确定能考上了。
但他儿媳妇,就是和他儿子一起下乡后来领了证的那个知青,在考试的时候因为生病,题没答完就到时间了,估计是考不上了。
但她没工作又回不来,郭厂长虽然职位高,可现在知青回城的多,工作也不好找,他的位置有人盯着,也不好徇私。
所以私底下和我商量了,让我把工作卖给他,到时候他再和别人置换一个轻松的工作给儿媳妇。
这工作本来就是郭厂长给的,我当然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