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改变命运从让丈夫高考开始(334)

作者:静似骄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而再往外就是更远的乡下了,虽然我觉得等再过个十几年,那些地区很可能也要发展起来,但时间还远,所以目前就暂时没有考虑那些,仅仅规划出来的这五环,就已经够发展几年了。”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有些意外和震惊,没想到林玉竹竟然规划的那么远。

看着这份虽然粗糙但布局很全面的图纸,其他人一时间都没说话,还有人觉得看不清的,直接站起来凑近了看。

一边看还一边感慨。

“这个规划大致挺合理的,市中心主要是政治区和经济区,工厂什么的都往外移了,可这样一来,工程量是不是太大,这些工厂愿意搬吗?工人上下班会不会不方便?”

林玉竹听了面色不变道:“这只是之后的规划,按照正常城市的发展,市中心区域也不适合开工厂。

首先工厂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噪音和各种污染,难免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其次,从成本角度来看,工厂建在城区需要的成本很高,包括地价、维护费用等,都比在郊区要高很多。

虽然目前京城的大多数工厂都是国有企业,地皮什么的不需要花钱,但对比下来,这些地皮如果用来做别的肯定会有更大的价值。

所以考虑到这些,我才在郊区规划了工业区,这样可以更好地集中管理、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并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

至于这位同志说的工人的意愿,我觉得他们是为了工厂工作的,自然得以工厂的利益为先。

而且虽然在郊区,但现在交通发达,不管是公交还是地铁,出行都很方便,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听了她的分析,这些人都暗暗点头,显然也认可她的话。

领导则思索片刻道:“林局长说的有道理,但王副局说的也对,让这么多工厂搬迁也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考虑的也很多,这事以后再说吧。”

其他人听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又有人对着图纸问道:“这个位置是现在京城大学所在地吧,这边现在看是郊区,可林局这一规划就直接成了四环,还把这一片也都规划进去了,成了这什么学园区。

这个看起来倒是挺合理的,这两年有好几个大学都和政府申请批地扩建校区,但他们目前学校附近已经没了合适的地方,所以就一直没同意。

如果把校区搬到郊区,应该不缺地方了,就是想也知道重新建一个学校要花很多钱,学校不一定能同意吧。”

林玉竹听了立马道:“其实也用不了多少钱,他们从市中心搬到郊区,以前的校区肯定用不了了,两个位置的地皮价格不一样,把市中心的地皮卖了去郊区能买更大的一块,没准还有剩呢。”

这位领导一听也转过弯了,“你说得对,的确不需要怎么花花钱,置换一下就行了。”

第494章 科技园

这时又有一人看了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意外道:“我记得这个位置现在是一片芦苇荡吧?我看规划图上林局长想要在这里建一个大型科技园?”

林玉竹点点头,“对,我觉得京城以后的肯定得向世界最发达的城市靠拢,目前世界上几个大国的首都都有大型的、同时也特别出名的科技园,包括美国的硅谷。

而咱们国家也不能落后,科技改变一切,发展科技和经济肯定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所以不管是科技园的建设还是大型商业区写字楼的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需要让国人看到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领导们听了林玉竹的话神情都略显郑重。

“林局长说的对,科技的确是咱们国家想要发展,想要不落后于人就必不可少的东西。

建设科技园也是势在必行,说实话国家其实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之前一直没去实施,这时规划出来也正好。”

这时另一位领导问道:“那为什么要在这里?”

林玉竹听了愣了一下,她总不能说是根据前世的记忆吧,于是笑了笑道:“也不是非得在这里,我就是想着这附近就是我规划的大学园,还有本来就存在的京大和华清。

在这两个咱们国家最好的大学附近,以后这里的学术氛围肯定很浓郁。

在这附近建设科技园,也是想吸引更多的学子,让更多学生看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最好能让他们没那么向往国外,毕竟国外有的,我们也有。”

一时间,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大家也都若有所思。

林玉竹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领导会不会认可。

没想到,突然,下一秒,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好!林局长说的对,就应该建在学校附近,让学生们看看,国家对教育、对科技、对学生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求贤若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