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听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赵老四的。”
第285章 知青回城
赵言书听了眉头都没皱一下,随口问道:“他怎么了?”
林玉竹瞬间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他回城了。”
赵言书反倒没什么意外,点点头道:“我看到之前的新闻了,闹得那么大,他回来也正常。”
他说的是前段时间出现的一个轰动全国的大事。
之前高考恢复后,知青下乡的政策也跟着取消了,这样一来家里有能力的知青能回城的都回了,只剩下那些在乡下结婚的,或者各种情况的,不得不留在乡下死死熬着。
要说之前他们还能通过高考回城。
可谁也没想到,今年一月份的那次的高考竟然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今年开年国家突然出了几项政策,规定了以后的高考时间,确定了每年七月份为高考固定时间。
本来知青们还很激动,毕竟这样一来也意味着今年又多了一次机会。可没想到的这次高考竟然直接明确规定了考生范围,知青并不在其中,也就是那些知青连通过高考回城的机会也没了。
这样一来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要永远留下在乡下了?
这些知青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之前因为国家的政策很多都是抱着下乡建设农村的志愿去的,可一晃过去了十多年,他们早就知道了乡下是什么生活,哪里愿意一辈子留下来啊。
再一对比之前那些风光回城的知青,留下的这些心里不平衡了,于是就闹了起来。
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几乎全国各地的知青同时闹了起来,闹得很大,连大领导都知道了。
最后也是大领导发话,让孩子们都回来吧。
所以在这段时间,有数不清的知青都回了城。
京城里走在路上的人都多了不少。
想来赵言书以为赵老四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回来的。
结果林玉竹却直接摇了摇头,“不,他不是最近才回来的,而是之前就回来了。”
“嗯?”赵言书有些意外,“那他是怎么回来的?”
说到这里,林玉竹就忍不住笑了,“他是通过招工回城的,听说知道没办法参加高考时,赵老四直接崩溃了,哭着给赵老太太打电话。
而赵老太太也心疼小儿子,就偷拿了家里的钱,花了整整2000块给赵老四买了个工作,才让他回来的。”
赵言书听了先是有些意外,但很快又觉得这的确是她能做出的事,毕竟他清楚赵老太太有多疼赵老四,“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不久,听说这次赵老太太连赵老头都没告诉,直到买完了工作,赵老四都回来了才说的,赵老头知道后虽然生气,但事已经定局,也只能认了。
可赵家老大老二却气坏了,听说赵老太太这次几乎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存款,而这些钱大多都是他们两个上交的。”
赵言书了然,“赵家还没分家,他们当然不愿意。”
“是啊,听说因为这事,赵家也开始闹分家了,结果还没闹出个名堂,国家就发通知,同意知青大规模回城了。
赵家知道后就后悔了,赵老大赵老二趁机撺掇老两口把工作卖出去,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第286章 卖不出去的工作
林玉竹笑了,“根本卖不出!”
“嗯?不能吧?按理说现在这么多知青回城,工作应该是很缺的,怎么会没人买?”
“那要看他卖的是什么工作了。”
“什么工作?”
林玉竹没忍住又笑了,“……是煤炭厂锅炉房烧锅炉的,听说是工作的原主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家里孩子都有别的工作了,才打算卖出去的,正好被赵老太太捡了个漏。”
听到这里,赵言书难得沉默了片刻,似乎有点想不明白。
“……这烧锅炉的工作卖两千?”
“是啊,你也觉得不可思议吧?可谁想到这要价竟然还有冤大头买呢!
听说赵家本来想原价卖出去的,可压根就没人买。
毕竟这个工作虽然是正式工,但干的是体力活,很辛苦,而且每个月工资也才27块5,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干六年多才能挣回来,谁傻啊买它!”
赵言书也很无语,没想到赵母为了赵老四能这么舍得。
不过这也不关他们的事,他现在已经不在乎也不嫉妒了,只是想了想后总结道:“赵家之后还有的闹的。”
林玉竹也点点头,“是啊,工作卖不出去,老大老二两家肯定不同意,据说现在还在闹分家呢。
而且赵老四听那意思也不太想要这个工作,干了几天就不想干了,反正现在也没人管回城的事了,他也不怕了,听说他也想把工作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