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税?”
“就是稿费的一种方式,国外出版社一般都不是和作者直接买断的,会按照卖出的数量给一定的金额报酬,这就是版税。
我问了下,国外的版税一般在书籍定价的5%-15%。”
“这么少?”林玉竹惊讶,“也就是说如果一本书卖1块钱,你只能得5分到一毛五,剩下的都是出版社的!这也差太多了吧?”
“不少了!毕竟后续的印刷,宣传,销售都需要出版社负责,我们只收钱就行了。”
“这样吗?”林玉竹仔细算了算,好像也是,但还是觉得出版社赚的更多。
不过我现在不是纠结这个时候,“那你打算给李教授多少?”
赵言书摇了摇头,“李教授不要,他说他不缺钱,帮我也不是为了钱。
如果我非要给的话,可以拿出3%的版税,但不是给他,其中1%是给他的朋友,也就负责在美国帮忙找出版社的人。
他会让朋友尽量帮着多谈一些版税,但也不能让人家白帮忙,到时候得给他一些辛苦钱,后续也需要这人和出版社沟通联系,算是我在国外的委托人。
剩下的2%可以捐给大使馆,让他们给当地留学生作为补助,这样不仅可以在大使馆那边留下好印象,也能让他们以国家的名义帮着关注书籍的出版,不让出版社弄虚作假。”
林玉竹一听这些就佩服起了这个李教授了,果然是家学渊源,懂得就是多。
而且也是真信任他,还没出版呢,就想到后续赚到钱的安排了。
“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但他这么帮你,还一点好处都不收,咱们就这样接受了好吗?”
赵言书摇了摇头,“咱们现在也没别的能回报的了,等之后看看李教授喜欢什么,到时候再说吧,也不能让他白帮忙。”
“行,哦对了,不是还在香江那边也出版吗?需不需要多给出去一些版税?”
“不用,李教授打算让人找几家大型出版社谈,这些出版社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分公司,香江那边也有。”
林玉竹了然。
既然这事怎么看都是对赵言书有好处,那他们也没理由拒绝了。
于是两人就同意了国外出版的事就全权交给李教授和他的朋友负责。
……
第179章 “励志”的故事
因为要在国外出版,小说还得先翻译成英文,赵言书英文水平一般,所以得先找专业人士翻译,这都需要时间,所以出版的事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快。
林玉竹见状就不着急了,不过她想着,有机会还是得给赵言书多说一些积极向上的故事,省的他之后万一还费心写了这么好的文章却出版不了,那就太可惜了!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赵言书每天放学都会听林玉竹说起很多好玩有趣,又或者励志的故事。
渐渐的,他也明白了林玉竹的想法,心里笑了笑,想到最近的一些灵感,于是,在把《回家》那本小说的出版事宜彻底交出去之后,他就又开始动笔了。
林玉见状还特地问了他是什么题材的,得知是积极向上的,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到林玉竹这么担心,赵言书也笑了,还把新书的大纲给她看了。
可林玉竹看过后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新书的主人公有两个,是两兄弟,哥哥是家里老大,弟弟是家里老小,到了知青下乡的年纪。
父母因为更疼爱最小的弟弟,于是硬逼着哥哥把工作给了弟弟,代替弟弟下了乡。
本以为两兄弟以后得的生活会大相径庭,哥哥乡下受苦,弟弟城里享福。
可没想到,下乡的哥哥并没有放弃,在乡下积极劳动,还当了中学老师,高考恢复的时候还考上了大学衣锦还乡。
而在城里的弟弟,接了工作后不好好干,经常逃班被抓,被调到厂里打扫公厕,后来还是家里好不容易才花钱找人给他换到了普通工人的岗位。
而在高考之后,两兄弟的命运彻底改变。
哥哥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干部,步步高升。
弟弟却因为不好好工作,最终犯了错被厂子开除,成了混混,一事无成。
两兄弟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期间还掺杂着父母态度的改变,哥哥从他们口中懂事要让着弟弟的大儿子,变成了没什么希望注定留在乡下不要拖累家里的累赘,然后又变成了家里的骄傲,最后成了家里所有人的依靠。
而他们对曾经最宠爱的小儿子,却有了相反的态度,由曾经的宠爱,变成了后来的厌恶。
整个文章充满了荒诞,又悲苦与温情相间,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林玉竹看后沉默了,“就是你说的励志故事?”
“对啊,哥哥努力改变命运的枷锁,最后成功了,还不励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