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荒求生到位极人臣+番外(17)

元朔帝自原配惠元皇后去世后,后位悬空至今,膝下序齿的皇子共有六位,大皇子朱爽即将迈入不惑之年(39),太子行二刚过立而之年(30)跟秦王是亲兄弟,三皇子朱婴乃贵妃所出只比太子小两岁,往下依下排例,至到最小的九皇子朱协今年刚过勺舞之年(13岁)

见两皇子到了跟前,元朔帝抄起梁统上奏的奏折甩到御案上,微抬眼睑语如河水暗流:“对于河原郡一事怎么看?”

太子和四皇子低首隐秘对视,太子率先上前道:“河原郡此事透着诡异,近两年所有折子都显示河原郡地风雨调顺,虽不至于丰收可百姓生活在渐渐变好,如今却道河原郡三年大旱,甚至波及南东郡,整个晋陇道竟无一官员上书陈情,可见这晋陇道上上下下已快.....”

太子额上生出汗珠,低垂了头不敢继续开口讲下去。

见太子如此模样,元朔帝脸色莫测调换了坐姿催促道:“说下去”

“是”太子咬牙应是,将心中猜测一一道出:“晋陇道是我燕国与北部铁勒要紧之地,河原郡三年大旱朝中竟无人得知,可见晋陇道上下牵扯之深,若放任下去定会危及到朱家根本,届时定会重返前朝末年民不聊生之象。”

“嗯说得不错”元朔帝点点头让太子继续说下去。

听到不是以往的斥责声,太子眼眶微红,自弟弟们成年后他与元朔帝的父子间的关系越发僵硬,他已记不得如此和平谈话是何时。

“若大个晋陇道如成自一国不漏半点消息,儿臣怀疑此事极有可能与前朝有所牵连,因第一代失利者其身未死,野心犹在,复劈的势力从皇考到至今都尚未根除,且”太子恢复往日从容道:“江南世家与前朝关系牵扯深,如今晋陇道兵旱,恐趁机犯上作乱,迫胁朝廷。”

“除复劈、防世家“元朔帝站起来,气势如巍峨泰山,压人心顶:“又当如何啊?“

“大势定长策,局势未明儿臣不敢妄言“太子一撩衣袍跪了下去:“儿臣愿意身入河原郡穷源溯流,让我朱家江山稳固万万年。”

四皇子秦王朱陵紧随自家哥哥跪伏在地,掷地有声:“儿臣愿跟随哥哥一起去奸佞,澄清天下,重归太平。”

“嗯”元朔帝捊须颔首,走下台将半块虎符书和折子递给四皇子:“朕皇子中属你性子最坚毅决断,此事牵涉颇大交予你办朕放心。陆蒙那里朕自有安排,老四你带着人先行一步去河原郡防乱,朕让元将军带五千军队跟着梁统,若有紧急沿途可调守将兵士任你差遣。”

元朔帝转过对温和地看着太子:“太子国之副储不易出京,便跟朕一起镇守中央,诛这天下邪魔外道。”

当夜四皇子便带着几个心腹出城而去。

不久身后紧随一只鬼鬼崇崇的影子。

夜入半露后十几条佩刀绰绰人影从一座檐角矗立着七只屋脊兽的府院中打扮出城,急行的方向与四皇子相走的方向相同。

山雨欲来风满楼,瀚海阑干百丈冰,谁是螳螂谁黄雀?

风云变幻人间不得知,足蒸背灼生活忙!

朝上的风云变幻最知气温起伏的便是那一座座红柱朱漆的高门大户,一章章印着火漆的信飞往晋陇道,与其它发信人心情不同的是,荣喜街末尾莫府莫家老太太听闻朝中事,回嗔作喜地叫人磨墨亲手写封好信送出,又传管家安排人在城门和日日守候,只待有莫三爷消息立马来报讨赏。

如此过了三五日,莫老太太始终未见得幼子身影,整日神情厌厌不见欢颜,莫府当家人莫老大莫正晟下衙后劝解母亲,直言三弟到京城最早也得十五日路程,母亲实在是想念何不把三弟房间再给置放些物件,也好让三弟知晓老太太的慈母之情?

莫老太太拍着额头直道紧忘了这等要紧事,连连指挥丫鬟开私库一股脑送至二房西院装饰。

面对长辈的赏置的物件儿,三房夫人莫李氏端坐在梨花木椅中,撇着脸不在意地挥挥手让奶娘拿了钥匙开了西院叫来人自行安置妥当。

奶娘对于自家姑娘和老太太的怨恨纠葛,莫无奈何无法劝解,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家姑娘在府里过得舒心点,听到丫鬟禀报是老太太身旁的李嬷嬷亲到,连推起笑迎了上去.......

奶娘在与李嬷嬷打着机锋的时候,洪大柱的媳妇儿正在棚营内撒泼打滚,嘴里直嚷着:“屯长欺负人,你们洪辈的叔伯就看着洪家小辈受人欺负?”

却被洪老太爷的小儿子洪晃一口喝住:“你这娘儿再倒倒不干净屁事儿,你跟就洪大柱一起归屯上去,没人拦你们。”

洪大柱媳妇头发混杂草屑结成一络络的发棍,灰扑脸庞,衣赏上满是污垢积灰,整个人脏乱得不成样子,此时瘫倒在地哭天抢地:“俺娃儿不见了难道不是吴全贵他们的错?要不是他们没守住棚口,俺好好的娃怎么可能就这么不见了?”

上一篇:淡漠病秧子重生后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