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今行在卯时末醒来,穿上天青色襕衫,推门走出斋舍。
这个时候还住在书院的学生,只有他一个。
西山书院自游学后便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中举可算出师,未中则回来重读两年。
至于学生住宿问题,爱住哪儿住哪儿。他也是合理节省住宿费。
时至九月,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庭院深深。
但他并不觉寂寥,反而心情舒畅。
因为今日是秋闱放榜的日子。
他吃过早饭,打算到贡院去凑一回揭榜的热闹,谁知未出山门,就遇到刚从马车上下来的裴明悯向他打招呼。
“今行。”
裴明悯一展袍袖,拱手作揖,“乡试第二,恭喜。”
“那解元必是明悯了。”贺今行露出笑容,亦作揖回礼,“同喜。”
“我要去告诉先生,一起?”
“好啊。”
张厌深不待在藏书楼以后,天气好的时候,就时常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盖着毛毯看书。
贺今行这段日子里常来请教他,本以为这一次也会见到差不多的情景,谁知两人到时,老先生正站在院子中央,抬腿挥手,竟在练五禽戏。
学生们等他一套练完,才行礼叫“先生”。
张厌深让他们随意,贺今行熟门熟路地搬了条凳出来,让裴明悯先坐。
然后他看着老人,朗声道:“先生,我考了乙榜第二。”
“嗯,很不错。”张厌深看着少年人明亮的眼睛,在明媚的阳光下,带得整个人都闪闪发光。
在某个瞬间,这张年轻的面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限制,带他回到了从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仰望高天深深叹道,然后平视少年,“学生,还在等什么?”
贺今行一撩衣摆,跪在小西山的土地上,向张厌深磕了三个响头。
“贺旻,拜见老师。”
第036章 三十三
“今早已经放榜,名次,想必各位都知道了。”
讲堂里,李兰开站在讲台之下,众位学生的书案之前。
他戴纶巾,系博带,握着双手停顿了一会儿,才露出一点微笑:“恭喜诸位皆榜上有名,顺利结业。”
说罢鼓起掌来。
底下学生们也都笑起来,继而跟着鼓掌。
掌声汇成一片,惊得停在窗沿的雀儿呼啦啦飞起,其中一只在屋檐下盘旋一周后又落回原处,好奇地打量这些学生。
贺今行也打量这只山雀。一人一鸟对视一会儿,他不由失笑。
“然乡试只是第一步,其后还有会试与殿试,难度更甚,挑战愈艰。因此,诸位此时尚不能松这一口气,可小小庆祝一番,不可因此而耽误学业。”
笑谈与掌声已息,李兰开略显严厉的声音传遍整个讲堂。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努力在于自身,我不多谈。我要说的是,我希望你们不论此次春闱结果如何,都不要因此而乱了心神,失了信念。须知识海无涯,学无止境,及第不可生骄矜,落榜不必感气馁。须知古往今来,有锋芒早露之人,亦有大器晚成之人,除了保持刻苦奋进,最重要地便是自尊、自信、自勉。”
“圣人言‘学以成人’,诸位为什么学习自己也心里有数。但不论为了什么目的,求名也好,求利也罢,都当规范自身行于正道。邪门歪道或可逞一时之便利,但终究无法长久。须谨记勤勉可以致知,励行才能致远。”
贺今行仔细听着先生讲话。那只山雀见这人不再看它,似有不忿,从窗棂跳到他手背上啄了一下,他缩手低头,山雀立刻扑棱翅膀跳到了旁边的书案上。
那张座位空空,是贺长期的位置。
他凝视片刻,便又把注意力转回学监身上。
这个板正的中年男人看着自己的学生们,目光含着鼓舞,深处却藏着忧虑。
“乡试即中,诸位在外行走,便可受称一句‘举人老爷’,享许多特权,被众民敬羡,若将来高中两榜进士,所得所获只会更多。我恳请诸位,若日后进了官场,不论何处何职,能记得尔之俸禄皆民之脂膏,万事行止,能感念百姓一二。”
李兰开一振袍袖,展臂叠掌,向着学生们深深一鞠躬。
“学生拜谢先生。”学生们齐齐起立,躬身作揖,天青色的波浪里合声朗朗。
“先生教诲吾等必铭记于心。”
“……今日一别,日后难再相见。诸生,锦绣河山、万里鹏程在前,尽管放手去挣,我且祝诸位鸿鹄之志、不坠青云!”
李兰开说完,示意大家可以下学了,学生们却涌了上去,把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说起感激和不舍。
虽他向来严厉,但为书院为学生尽责尽力毫无半点私心,学生们都敬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