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709)

“至于怎么进来的,还记得你们帮忙修的那条暗渠吗?出水口在错金山脚那一条。”他松了松袍子,被捂着的热气瞬间跑出来,蒸得他脸颊更红,“西凉人堵住了渠口,地渠里就没水了。虽然他们还堵了城外的水门,但挖一挖,就能从旁边绕过来。”

在他身边的夏满跟着点头,用生硬的汉话说:“西凉人,不懂渠。”

引得周围一阵发笑。

城里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听见过如此畅快的欢笑声,贺今行心里发酸。

寒暄过后,大家一起将还留在地渠里的物资全部搬上来,他同夏青稞说道:“你们能进来,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出去?”

“现在或许不行。”后者认真想了想,面上露出遇见麻烦的神色,“我们过来时,就发现西凉人似乎有大军在往这个方向移动。”

兵马多警戒严,一旦被发现,就全完了。

第249章 七十一

九月初八。

银州各大戍营同时在卯正响钟,过一刻,新兵们便到演武场上列好了队。

队伍做到令行禁止之后,就一起拉拳脚,再练兵器。

寻常学功夫,一开始打桩都以月计。但侵略的敌人就在前方,他们没有时间慢慢来,必须尽快成长到能够迎战西凉军的地步。

顾横之行走在方阵之间,遇不得要领的新兵,便指导人规范姿势、正确发力。未行多远,一匹飞马驰进营,举着信筒跑到他跟前,“顾将军,参议密令!”

西凉大军强攻累关,军师命他即刻带兵驰援。他看罢信,当即传令全军,进行动员。

群情沸腾,几乎无一人不言战。他挑了训练表现勇猛的三千人,备好干粮,便往累关急行军。

朝行夕至,正逢西凉军越过宽沟,强行发动攻势。王义先一见他,便圈了段关墙让他们赶紧过去接替防守。

顾横之接过令箭,率领部下迅速地赶过去。这些新兵们往日操练之余,不乏偷偷议论何时才能上战场,但谁都没想到会这么快。

翌日下午,这场持续三天三夜的战斗终于结束,西凉大军再次退到壕沟之外,来不及带走的尸体遗留遍地。

西北军打扫战场,将自己人的遗体运回关内,将西凉人的尸体扔进壕沟里,最后都是一把火烧掉。

血肉炙烤,香飘几里,令不少幸存的新兵们呕得胆汁都吐尽了。

顾横之为救人伤了一条胳膊,处理包扎过后,叫围着自己的部下们都跟着老兵去,学一学怎么清点伤亡、修复工事。

他则独自沿着关墙向西走到尽头的崖壁,再沿着窄小的栈道登上崖顶。

环眺四宇,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累关长长的关墙像一条凸起的疤,而远处的壕沟像一道未结痂的新伤。暮秋霜露重,沟底的火烧不透,将会留下满沟焦黑骸骨。

西面群山拔地而起绵延到天边,是人力与铁蹄都无法征服的高原。

而北上十里的辽阔戈壁,那盘踞着庞大如蜃景一般的“巨兽”,则是西凉大军的营盘。它横亘在衷州与净州之间,对累关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意图撕裂这道伤疤。

“二公子!”一名将官抱着头盔从栈道上来,招呼道:“您在这儿看什么?王参议找你呢。”

“杨将军。”顾横之转身向对方走去,没头没尾地说:“今日是重阳。”

“重阳节,该登高饮菊酒啊。”杨弘毅想起了家里几口人。

但他跟着二公子从剑门关一路到宣京再到银州,知道这话肯定不是说思亲,“对了,那个什么西凉太子是不是说过,要在重阳之前把累关打下来?怪不得这几天疯了一样,王义先连新兵都要用上。不过,西北军还是有点儿东西,看着一群老弱残兵,结果比王八壳还硬。”

铸邪怒月放言重阳之前必下中原,直到今日,仍叩不开累关。

累关每多□□一日,都是在狠狠地抽西凉人的脸。

“我想去杀了他。”顾横之走下山崖,脚步放得轻,速度却很快。

“什么?”杨弘毅一愣神的功夫就落后许远,赶忙追上去,“您是在开玩笑吧?”

“属下不是说公子没那个本事,而是这事儿多危险啊。咱们就是来帮着练兵的,战事一结束还得回南疆,顶多捞点儿不痛不痒的好处,何必这么拼命?就算要刺杀,让王义先派人去不就完了,您怎能以身犯险?”他边跑边说,急得直冒汗。

“为什么不能?”

“您要有个万一,大帅和夫人知道了,那得多伤心啊。”

“若能以杀止战,母亲不会拦我。”距离关墙两丈时,顾横之直接一跃而下。

回到关楼,他将这个想法告诉军师。

王义先没有急着应答,而是先和他商议了新兵的抚恤,又处理了几件中途报上的军务,最后挥退帐内其他人,才重谈这个话题:“实不相瞒,我也考虑过,擒贼擒王,出奇制胜。”

上一篇:将醉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