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381)

盛环颂和几个才被提拔的卫军千户坐在一起,闻言晃着碗道:“我就说许大人胆魄过人呢,面对气势汹汹的人山人海都不带怵的。我手底下这些兵要有您这个素质,也不至于令我这么头疼。”

他说完,怕身边这几个下属听不懂话外音似的,抬脚飞快地踢了一轮,“说你们呢,都竖起耳朵听着些!”

那几个高大的壮汉嗷呜一声,纷纷抱头缩到他身后,让他踢不着。

许轻名看着这个场景,不由失笑:“都是父老乡亲,我有什么好怕的?在地方当官,就不要怕面对百姓,百姓才是为官的根基。当兵也是一样的,战矛战刀不论,总之不要将手中的武器对准自己的同胞百姓。时日一久,自然就会和百姓们亲近起来,百姓们也会更加认可官府,尊敬官长。”

“听见没有?”盛环颂回头斥道,几名千户连声应是,他才继续嘱咐:“日后多看看许制台许大人是怎么为官待民,依样画葫芦,能像几分也就够你们用的了。你们临州卫年底考核再得几个下等,我就让堂官把你们通通发配到西北去挖沙。”

话音落,千户们顿时哀嚎不已,引起哄笑一片。

闹了一阵,众人基本都吃完了粥,嬴淳懿起身道:“大家都歇得差不多了罢,开始准备把这些粮食分发到其他三州去吧。”

“正是。”许轻名也收敛神色,让主簿将携带的档案卷宗拿出来,严肃地对大家说:“这是本官这两日让临、淮、吴、俨四州各自统计的辖境内最新的受灾人数,受灾等级,伤亡状况,房屋财产损坏情况,官府组织救灾以及民间自救情况等等。但只是粗略统计,精准度不高,本次拨粮按照这个来,下一次就需要更准确的数目。”

“本官的意思是,诸位前往各州发放赈济粮的同时,需要重新摸一遍州内各地县的灾情具况。靠不靠当地府衙,随诸位自便,本官只需要看到最后的结果。”他顿了顿,扫视过众人,“三天之后,本官在临州总督府等你们回来。”

嬴淳懿接着道:“依许大人安排,本侯有四位副使,就一人负责跟查一州。”

他没有点明哪个人具体去哪一州,便是让大家自选。沈亦德要留在临州,盛环颂则选了东南部的俨州,剩下两人,张文俊推让贺今行先选。

后者笑了笑,说:“下官去过几次淮州,对淮州情况熟悉一些,这一次就还是轻车熟路,占个便宜。”

张文俊没有异议,几乎是松了口气,忙不迭答应下来。

那边许轻名也安排好几位江南官员的负责去向,两边一接洽,再按着各州交上来的案卷商议好四州分配的粮食数目,便开始往特地调来的官船上装粮。

同贺今行一道前往淮州的是总督府的主簿,姓黄。当然,已经不是齐宗源在任时的那一位。

夜半时分,淮州的粮船一装好,便一刻不停地发往淮州。

贺今行与黄主簿歇在一艘船上,就摸查一事简单地讨论过后,各自回舱,和衣倒头便睡。

第148章 六十八

第二日上午,粮船抵达距离淮州城最近的河港。

总督府昨日便将赈济粮运输到各节点的大致时间照会给各州县,是以淮州知州与其治下二十余地县的县令都提早等在这里,各县带来的人手、船只与板车也都已准备好,粮船一靠岸就立即开始装卸。

贺今行与黄主簿下了船,郑知州上前来见礼,“小贺大人,黄大人,两位夤夜赶来,着实辛苦了。”

这位知州言谈和气,面貌也绝不能说凶恶。然而少年一看到对方,就想起柳逾言给他的账册上,此人上任不到一年,贪污受贿的数额便超过了江南路境内大部分官员,直追孙妙年冯于骁二人。在某些上下勾结的案件里,所侵吞甚至比孙冯二人还要多,可谓是心黑手狠。

昨日忠义侯说已在顺藤摸瓜查办,不可能没查到这位。但此人现下还能身穿官袍站在这里,没有被拿办,就说明侯爷并不想打草惊蛇。

“郑大人客气了,此乃我等职责所在。”他平静地回礼,黄主簿也点点头,将文书与单据一起交给对方。

“小贺大人和黄大人办事,本府那是放一百个心。”郑知州哈哈笑道,随意翻了翻,便在收据上签押然后交回给他们,“我知道两位大人事务繁忙,但这马上过晌,不如到我淮州府小歇片刻再回。两位意下如何?”

贺今行并没有立刻到淮州的打算,与黄主簿对视一眼,后者会意,露出为难的神色婉拒道:“多谢王大人相邀,我等心领了。赈灾粮虽送到,但制台大人还安排有其他事情,不好耽搁。”

上一篇:将醉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