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让景安遐想,接下来的三个月实习生活,她在宇宙中心纽约工作,她将会有怎样的收获!
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她一个遥远的中国来的小女孩又会有怎样的际遇!
此刻她难以名状的自豪。
小时候她看到过一张明信片就是曼哈顿大桥这个角度,是妈妈寄来的,原来就是在此地此景,在这个公园拍的。
妈妈当时在想什么。
~~~~~~
滨海的风景安静又美好,人不多,景致更疏朗。
一片超大草地上,不少人席地而坐,正当景安他们犹犹豫豫要不要坐下时,傅凡神奇地变出饮料和点心,一阵惊喜!
几人随意坐在草地上享受下午茶,吹吹风,舒适惬意。
景安想到了一句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5点不到,夕阳西下。海浪温柔地拍打着沙滩,发出柔和的哗哗声,远处几只海鸥在余晖中盘旋,寻找家的方向。近处人们停止打闹,相互依偎。
晚霞漫天时,傅凡挪到景安身边,左手小手指轻轻勾着景安的右手小手指,偷偷摸摸,不让表姐看到。
当景安沉浸在晚霞的绚烂时,傅凡突然拉了拉她的手指,景安回头,傅凡看着景安满脸的温柔,做口型说: 你真美。
似乎将几个月的浪漫献祭给了这一天!
那天黄昏的照片一直存在表姐的手机里,几年后,景安每次回忆起这段往事,眼前便会闪过无声的画面。
海边的日落,海浪轻轻拍打,伴随着微风,带来一丝丝的凉意。
远处太阳开始缓缓下沉,天空的颜色也随之变化,从明亮的蔚蓝逐渐过渡到温暖的橙黄,最终沉入海平面。
日落下的大桥,有种安静徜徉的美,桥上的行人车辆,散发出星星点点的人间烟火。
草坪上,有人在感叹,有人在亲吻,有人在录像。
傅凡对着她微微一笑,眼中含着难以描摹的柔情,犹如电影里画面般,想俯身吻她,却又克制住,口型对她说“你真美”。
这是她与他难得的一场无肢体接触的交流,曾经他们是有过美好瞬间的吧。
第64章 戴面具
到了晚餐餐厅,景安才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Gallaghers Steakhouse,继peter luger之后的又一家百年老店,平时需要至少提前两天定位,他们运气好,前一天有一个旅行团取消了行程,所以居然让他们在新年夜订到。
表姐也是第一次来,她和david心动已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直说是沾了傅凡的光。
傅凡确实吃过这家店,几年前,随朋友来。
他轻车熟路给大家推荐了这家的招牌菜,signature Poterhouse steak。
推荐表姐吃peter luger,说牛肉更嫩,可以试试三分熟。
至于景安,他推荐吃同一款,但是熟度改成五分熟(medium rare)火候刚好,汁水丰富,外皮焦化过略脆的表壳,吃起来也恰到好处 。
傅凡还给大家点了红酒,几乎这家餐厅所有的经典菜肴和组合他都点到位了,连服务生也对他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主打一个量大性价比足,吃法地道,四个人吃了400多刀,已然很撑。
傅凡谦逊地一笑。
其实傅凡说了一半藏了一半,他曾经在纽约住过很久,2+2毕业之后,他没有立即读研,而是工作了一年多,母亲的公司有个项目想请咨询公司,找到了纽约麦肯锡,让他跟着学习学习。
于是他在纽约待了小半年,有事他就跟着简单处理。
所以他对纽约其实很了解,比如他其实在哥大附近有个公寓,比如他曾经有几个礼拜每天穿过中央公园去上班等等,这些他选择无声地掩盖了。
~~~~~~
这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吃到后半程傅凡才得知重要信息——景安要在纽约实习三个月。
当时他们正在聊纽约的地铁见闻,david分享前几天的见闻:他刚下地铁正准备走到楼梯边出站,突然看到亚裔姐和黑姐真人线下1v3 battle,一个亚裔女性vs一个成年黑姐带俩娃,双方都把外套脱了滚在地上抱在一起互相扯头发,俩小黑娃帮妈妈踢人,场面相当“母慈子孝”。
表姐表示习以为常,她已然是New Yorker(纽约客)而在他们眼里,什么怪事趣事都不值得惊讶。
景安则说,她对纽约地铁的印象还不错,虽然确实脏乱差,但是她几次遇到流浪艺术家从时代广场的地铁站一拥而上,戴着西班牙大檐帽抱着大提琴在地铁演奏,像极了《寻梦环游记》中弹唱西班牙吉他感觉的吉他弹唱家。
他们一上来就能丝滑演奏,毫不浪费一秒钟,给忙碌的社畜们带来放松,她时常被他们的表演深深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