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的时候,莱恩带着祝君安在NYCB的展览走廊里闲逛,两边的墙壁上挂满了和这个舞团有关的照片和海报。
有一张巴兰钦的黑白照片吸引了祝君安的注意,这个20世纪最杰出的舞蹈家、芭蕾编导,正在笑着注视这桌子上的爱猫。他日常会观察猫的动作,从中汲取灵感,用于自己的舞蹈中。
“我想拿铁了。”祝君安看了看自己屏保上的小傻猫,自己这次在外演出,又把他送到了可心家,虽然拿铁非常适应新的环境,和大金毛可乐也处得兄友弟恭,祝君安还是不免内疚,“不知道等我回去他还认识我不。”
“肯定呀,拿铁那么聪明,等巡演完我们一起把他接过来。”莱恩环住他的肩膀,轻声安慰他。
除了这张温情的照片,还展出很多巴兰钦在自己舞剧中的演出照。他曾经也是一名独舞演员,但是由于膝盖受伤,并且手术不成功,他无法再登台演出。后来在自己的舞剧里,他经常出演一些具有特色的角色:《三角帽》里的老人,《神奇玩具店》里的黑桃国王,在《海神的胜利》里,他担任演出名为“雪球”的黑人奴仆的角色,跳了一支独舞。
“其实你也可以这样。”莱恩说,祝君安没明白他的意思,“你也可以跳一些没什么难度的角色,比如《凤仙花》里的王副官,他没有什么跳跃动作,只要你想,你完全可以自己上。”祝君安没有回答,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些剧照。就像有的导演会在自己的电影里客串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很多赝品的画家会千方百计地在画上留下自己的签名,创作者们总是想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自己的身影,打上自己的烙印,祝君安不能免俗,这样的提议让他心中一动。
再往前走,他们驻足于《俄耳甫斯》*的剧照前。“我看过这部舞的视频资料,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祝君安出神地端详着照片,喃喃道。
“我在workshop时学过这支舞,舞步非常少,而且都不是传统的动作,易学难精,后来我明白了,要像跳一首歌而不是舞,一下就对了。”莱恩说,“以前这是固定的巴兰钦剧目,但是70年代起,NYCB的舞台越跳越大,从中心剧院搬到了林肯中心,《俄耳甫斯》就被撤下来了。”
两个人同时叹了口气,都感到有些惋惜。这不长的走廊投射着了美国现代芭蕾的缩影,见证过一部部舞剧的创新和兴衰,与一代代演员的鼎盛和落幕。
“我之前做舞者的时候对编舞的关注不多,只在意哪个舞段难度最大、最精彩,哪个剧情最感人,甚至是哪个音乐最好听。后来开始尝试编舞,我虽然不能演出了,可是我发现我离芭蕾反而更近了。”杰出的演员未必会尝试编舞,好的编舞有可能并不是出色的舞者,祝君安是不幸的,伤病让他不能再跳舞,但他也是幸运的,他无论是作舞者还是编舞,都是那么的有天分。
“你说俄耳甫斯怎么就那么忍不住呢?他就非得回个头?这冥王也是闲的,放了人又为难人。”这则神话的剧情一直让莱恩匪夷所思,“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可能是想告诫人们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无法挽回吧。我也不知道,神话又不是寓言,全看个人理解了。”
莱恩摇了摇头,感慨道:“这一没忍住,老婆彻底没了,这要是我悔得肠子都青了,下半辈子都完了!”祝君安看他捶胸顿足、感同身受的样子觉得好笑,打趣道:“所以你别食言,别说谎,别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我过马路也好好看红灯,争取不让你在阎王爷面前跳芭蕾。”
“祝导?我说我老婆,你认得很快嘛。”莱恩眼里全是促狭的笑意。
祝君安面上一红,想到昨晚被某人逼着叫了好几声“老公”,他扭头就走,莱恩追在后面,嬉皮笑脸地道歉。
他们不知道,有一扇门后面,有一双眼睛,正通过猫眼看着他们。
*罗兰·佩蒂(Roland Petit)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芭蕾舞编导之一,享有极高声誉,被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世界大师”。他的职业生涯涵盖了舞蹈演员和编导两个领域,出生于1924年1月13日,逝世于2011年7月10日。佩蒂的代表作品包括《失乐园》和《卡门》等,其中《卡门》是他根据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同名歌剧音乐改编的,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芭蕾舞剧之一,全球演出超过5000场次,访问过40多个国家。
佩蒂的创作风格融合了大众艺术因素与高雅艺术,他主张保存古典芭蕾的优秀传统,同时摆脱程式化的束缚,努力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创造出性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形象。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大芭蕾舞团的欢迎,包括芭蕾歌剧院芭蕾舞团、旧金山芭蕾舞团等。他的作品《卡门》和《阿莱城的姑娘》在他的亲自指导下登上了中国的舞台。今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芭演出了这两部经典之作,纪念佩蒂的百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