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孟也揉着眼睛从宿舍出来,看到他一愣,“君哥,你什么时候也搬回宿舍了?”祝君安和他打了招呼,“住近点方便。”小孟点点头,两个人一道去食堂吃饭。
时间还早,食堂里人并不多。小孟是今年刚升的中级编导,和他同一级别,两个人最近一起排首芭原创交响芭蕾舞剧《红高粱》,很快就要各地巡演了。两个人聊了一会工作,小孟啃着玉米,看了看旁边无人,压低了声音和祝君安说:“昨天散场领导们聊天我听了一耳朵,咱们团和纽约市芭蕾舞团合作的事情要成了,不光是要引进剧目,我们团这边也要新编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原创芭蕾舞剧,到时候来个中美大巡演呢!”
祝君安来了精神,拿起一个鸡蛋,白皙的手指仔细剥着壳,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我听程团的意思是让张导和你各出个初稿然后择优…君哥你想呀,国际上露脸的事,有压力也有成绩呀,付老师高升了,一级编导的位置可就空出来了…”
这的确是大动作,付老师私下里也跟他说过让他多学多想,多读经典,“根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中国芭蕾才能拥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流派”,这是付导常挂在嘴边的话,祝君安都记得。
付老师走后,中级编导中张导最有资历,也最有背景,但是听这话音自己也未尝没有机会搏一搏一级编导,他虽然是舞蹈转编导,在这个行当只有七年,但是他的能力和努力也是全团有目共睹的,他入行两年的时候,凭借作品《氓》大放异彩,获得多个海内外编舞、导演奖项,与他合作的女演员也凭借这一精彩的表演在桃李杯获得佳绩,转年就升了团里主要演员(principaleballerina),他自己也顺理成章地从艺术总监助理升到了初级编导,没有人不服气他的才华。现在机会又摆在了眼前……
小孟已经换了话题,“明天团里请人来人给咱们重新拍大头照,网站要更新了。”是该换了,祝君安现在挂在上面的照片还是他十九岁成为主要演员(principaldanseur)的时候拍的,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志得意满的少年,眼睛像小灯泡那么亮。祝君安刚过完29岁的生日,是奔三的人了,虽然还保持着舞者的劲瘦,天才的傲气,却似乎变了一个人。
又闲聊几句,小孟看了眼时间,起身端起餐盘,“早课的时间快到了,我先走了哈,”他又俯下身在扶着祝君安肩头,小声说,“加油君哥,我看好你!”
细嚼慢咽地吃完饭,程团长打电话让他去一趟办公室,他路过东练功房的时候看见门口扎着几个年轻演员,挤在玻璃门边往里看,这个点本应该是《红高粱》组上芭蕾课的时间。
“真是他呀!”
“这也太帅了吧!”
“小点声,他看过来了!”
女演员们笑得害羞又兴奋,有年轻的男演员心中不服气,抻着脖子往里张望,也不得不在心里承认,确实帅。
祝君安不知道他们在看谁,也没往过凑,上了楼。
团长办公室里,张导已经到了,“程团,张导。”打过招呼,他也拉椅子坐了下来。程团已经过了半百,但还是一头乌黑长发,紧紧地扎在脑后束成一个发髻,不施粉黛,自成威仪。张导也到了不惑的年纪,蓄起精致的小胡子,看着总是一团和气。
“今天叫你俩来主要是为了和纽约市芭蕾舞团合作的事宜,我们要引进巴兰钦版本的《火鸟》,本地化后在七月上演,我们团也要出一个原创舞剧,到时候来一个中美十城巡演。”小孟说得没错,果然是为了这事,祝君安不由得挺直了后背。
“我们商量了一下,赵老师的意思是让你们两个各出一个剧目,在这一个月编个蓝本出来,四月团领导和美国那边一起审批,挑选出一部作品来完善编排。”祝君安和张聪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没看出意外。两个人表达了会认真对待,程团长满意地点点头,又道:“纽约市芭蕾舞团的王莱恩趁着他的假期来我们团了,虽然说是他个人行程,但是我们也不能轻慢,他正作为guestteacher在楼下上课呢,一会你们去打个招呼,接待一下。”
这下祝君安知道练功房里的是何方神圣了,原来是LeonWang,美国最年轻的男芭蕾舞首席,十岁才学舞但是二十岁就跻身一流舞者,虽然他是中俄混血,但是本着“一滴血原则”他还算亚洲面孔,在白种人主导的芭蕾舞界打出了名号,外型实力运气缺一不可,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舞者,这两年还拍起了电影。带着传奇色彩的天才人物,加上雕塑般的面孔和身材,怪不得小姑娘们惊叫连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