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首芭是个不见硝烟的战场。祝君安的传奇也再度被提起,激励着年轻演员们的斗志。
当时首芭刚刚崛起,在国际舞台上初露锋芒。几经交涉,丹麦国宝级芭蕾大师妮娜·延森Nina Jensen终于同意让中国的舞蹈演员演绎她的知名作品《红与黑》。
70岁的老艺术家延森来到中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挑选演员。
这部舞剧改编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同名小说,讲述了出身贫寒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如何凭借俊秀的容貌、超群的天资和非凡的意志力在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出人头地,这中间又和两位贵族女性先后产生感情的故事。四位女主角(AB两组瑞那尔夫人和马特尔小姐)很快都有了人选,分别是两位首席和两位主要演员,关于让谁来跳男主于连,妮娜·延森却一直没做决定。
她对剧团里的几名男主演都心存疑虑,要求看看团里所有的男演员。
当时年仅19岁的祝君安进入了她的视野,外表出众,基本功过硬,看到他,老太太就像看到了那个同样十八九岁,刚刚到市长家作家庭教师的于连,青涩却又精明,自卑却又自傲,这种复杂性和破碎感她在祝君安身上找到了。就这样,仅仅是领舞的祝君安跳上了了A组于连,团里上下一片哗然。
能进入首芭的演员都是各个芭蕾舞学院的尖子,自然谁不会甘心落于人后。有的人对舞蹈生有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傲得很,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学舞蹈的孩子身形本来就比较挺拔,又多半容貌身材出众,放在人群里本来就比较打眼,更何况学出来的没有不是有天赋、肯吃苦的,这样的人,没点劲儿,反而奇怪了。
芭蕾舞又有他的残酷之处。舞者们幼时启蒙,能进入国内顶尖的芭蕾舞团,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培养缺一不可,他们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各类舞蹈院校,学习成为一名职业芭蕾舞演员所需要的本领,这中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挨过了残酷无情的淘汰,才进入了舞团大门。
试问付出了十余年的辛苦,谁不想跳主要角色呢?但是一部舞剧里,拥有姓名的角色就只有那么两三个,剩下的不是群舞就是配角,很难让观众的目光为他们停留。《天鹅湖》当中有48只天鹅,《吉赛尔》里有32个亡灵,《葛蓓莉亚》最后一幕群体婚礼里有7对新人,观众能看清每个面孔吗?群舞是舞团的基石,群舞的英文是corps de ballet,来源法语,而法语里corps的意思就是身体,一场芭蕾舞演出就是由若干群舞托举起几名主演。
那时身为领舞的祝君安也只是群舞里最前面那个罢了,他一下成了主要角色,无异于麻雀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不服气的大有人在。他虽然天资过人,但是舞台经验并不多,技术也待成熟,当时私下里还有押他能坚持多久的赌局,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这些祝君安都是知道的,年轻的舞者,捂起耳朵,闭起眼睛,整天整夜不知疲惫地加练着,训练过度导致他小腿受伤。但是他忍住了,私下打了封闭,上了台谁也没看出来。当他忍耐着痛苦跳着于连时,侧幕就站着一个男演员,画着妆,和他一模一样的打扮,随时准备取代他。
那场首演,祝君安没有辜负拟娜的信任,顶住了种种压力,献上了令人惊叹的演出,把这个充满矛盾感的美少年演绎得入木三分。首场演出结束,妮娜泪流满面,跑到台上紧紧地抱住他。于是等到来年,团里破格升祝君安主要演员的时候,否定的声音都消失了,他的出色和狠劲有目共睹。
事隔多年,这次《火鸟》的选拔中,会不会有有人接着上演祝君安的传奇?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彼得·提普顿似乎没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个四十出头的法国籍怪才编导有着老鹰一样深邃的眼睛,他默不作声地看完了考核,点出了几名女演员,一个男演员都没选。
舞团领导们不明所以,他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翻译解释说:“提普顿先生没有看到能出演伊万王子的演员,他决定从美国的舞团调一个演员来出演此角色。”
这可让众人慌了神,引进曲目如果让外国演员跳,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提普顿说他有一个人选,也算是中国人,让你们不用担心。”翻译又说。
这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但是张聪和姜副团好说歹说,他才勉强选了三名男演员,说等他定的人到了,让他们四个同台竞技。众人又猜测起这个“他山之石”究竟是谁?
祝君安立马想到了莱恩,心情复杂起来。如果真的是他,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