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89)

作者:风醉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世民刚拿到良种的喜悦也渐渐隐去,他想起了东汉三国之后便是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算什么乱世啊,之后的时期才是真正的黑暗,忆起史书上记载的‘易子而食’,真真让人不寒而栗。

听闻乱世,朱元璋也想起元末时期,他心情也颇为沉重。

【黄巾之乱是由张角及其兄弟张梁和张宝率领信徒发起的民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自称‘大贤良师’,宣扬教义,还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迅速发展成百万追随者,引起全国性战乱[3],要知道汉武帝时期的所有兵力也不过百万。】

嬴政沉默了,虽然他经常称百万秦师,但大秦军队有没有百万他还是知道的,而这个人能迅速吸引百万追随者,可想而知当时的世道有多乱。

刘彻张了张嘴,一时说不出话来,百万,还是迅速,他倒吸一口凉气,不过这些百万人中恐怕没多少能打的吧,毕竟只是百姓又不是军队。

李世民也叹息,乱世百姓苦不堪言,若有一丝希望,谁又会想造反?

朱元璋也想起自己参加起义的时候,“那个时候谁给咱一口饭吃,咱就跟着谁。”

那个时候可苦了,吃不饱穿不好,能有一口饭谁又想饿着啊。

第44章 弱国无外交

44

【黄巾起义,天下百万人响应,惊动京师,汉灵帝很慌,连忙让人围剿,与此同时,各地的势力也纷纷派兵配合官兵镇压,其中就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人。】

【黄巾军虽然人多,但打仗经验不足,很快兵败逃窜,不过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地纷纷掀起人民起义,并持续了二十多年,东汉至此名存实亡。】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在黄巾起义之后的董卓乱政,董卓这个人大家清楚吗?如果说他是吕布的义父相信你们会知道的,‘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1]’,噗。】

嬴政想起之前天幕讲过的后世皇帝认太监为义父,这人不是也这样吧?

这后世之人怎么都这么爱好奇特。

刘彻听见董卓的名字时,脸色就已经沉下来,眼睛李杀意渐浓,骄傲如他,只要一想到自己死后被别人曝尸荒野,就气冲天灵感,十分愤怒,恨不得立刻将董卓抓住五马分尸!

东汉末年,刘备一群人面面相觑。

刘备微微疑惑,“这句话有什么好笑之处吗?”

一旁的诸葛也不明所以,缓缓摇头。

张飞在旁边大大咧咧的,“后世之人都知道吕布是三姓家奴了。”

他话刚说完,关羽扯着他,“胡说什么,再胡咧咧我揍你!”

张飞见关羽沉着脸,又看向大哥和丞相,他们的脸上也都是不赞同,张飞撇撇嘴,“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本来就是,怎么还不让说呢?

曹操等人也不知道天幕为何而笑,认义父在后世是不可以的吗?

孙策和周瑜两人也坐在案前,把酒言欢,“一边看天幕一边听故事,真是一种享受啊。”

周瑜摇摇头,心中暗想,现在听别人的事情是享受,如果落到自己身上那可不一定了。

吕布面红耳赤,这天幕真真是在嘲笑他没错吧?他认董卓为义父又如何,本就是利益牵扯,他不认别人还会认!

李世民也想起唐僖宗认宦官为义父的故事,顿时恨得咬牙切齿,“后世唐氏子孙若有人违背组训,胡乱认义父者,所有人皆可杀之!”

贞观群臣震惊,跪在地上想请陛下收回旨意,但他们说不出口,毕竟唐僖宗的那个事情还挺令人印象深刻的,在长安城都有人暗地里探讨。

他们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无奈。

朱元璋同样摸不着头脑,不过他还是看向自己的儿子,绷着脸说教,等天幕说到大明的时候,谁的子孙要是敢认宦官为义父,他一定揍死他。

朱棣几个人幸灾乐祸地看向朱标,他们大哥是太子以后肯定继承皇位,打谁都不用明说。

咳,朱元璋也认为自己这话似乎指向性太强了,他当然舍不得打朱标,于是哼了一声,“别看你们大哥,你们儿子要是敢认宦官为义父我照样打。”

【那么历史上的吕布真的认了丁原和董卓为义父吗?甚至被张飞骂称‘三姓家奴’?】

吕布听到‘三姓家奴’这个词,瞬间暴怒,恨不得立刻找到张飞杀之。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给吕布正名,在《三国志》中: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2],所以说两人只是上下级的关系,丁原器重吕布罢了,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事情是杜撰的,但是吕布背叛丁原确实是真的存在,董卓引诱吕布杀丁原,丁原也确实被吕布杀了。】

上一篇:时间到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