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都市文的打开方式不对+番外(571)

作者:蒜蓉粉丝蒸生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们也有人曾经自称巫教。这点遭过一些现代学者的痛骂,认为巫是不可能有教的,只有道士和尚才有资格有教。但是首先,宗教的定义就有很大的争议。

最窄的,就是我的教是教,别的不是,就算是,那也是异教、邪教。

宽一点的,就是大教是教,或者官方批准的是教,小教或者官方不承认的不算。

但这里就有个问题,那你们这些学者,还研究什么民间宗教呢?你们加了那么多定语,最后还是要回到宗教这两个字上来。

最宽的,那就广了。按泛宗教的理论,内娱那可真的是宗教林立,因为明星崇拜在这个概念里也算是宗教。

明星崇拜算不算教姑且不谈,但是民间宗教其实是需要正视的。

你不能因为人家不剃光头觉得不能进佛教,就全都扫进道教里。甚至有些学者在论文里把人家普庵教称呼为佛教的火居道士。我都想查询一下作者的精神状态。

实际上这些民间教派都是被道教高功道士指着鼻子骂的。

所以最后种种胡思乱想下,就有了非常详细的仪轨描写和南方民间教派的描写。

许多仪轨存在移花接木、删改,咒语很多是在不同仪轨里进行集句,一部分是在原咒语基础上进行删减,还有一部分是改编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编。

在番外我也加入了一些少民原始宗教的刻画,实际上少民的宗教也很丰富,但是研究也基本留在上世纪了。

还得吐槽一下,实际上这些少民大多明显就是自己的原始宗教,可是还是有一小部分学者看着人家留着头发说应该就是道教吧。

我都想说道你个头,你这么能圈地,那些高功道士肯认吗?

总之,整个南方有非常丰富的法师体系,可惜篇幅有限,只能根据现实进行少量改编,给大家呈现一部分样貌。同时也很遗憾没把巴蜀地区的端公戏、跟江右的傩仪写出来。

实际上我也觉得这些东西不该都让我来写。因为本地人肯定比我更了解这些东西。像端公戏现在是非遗了,娱神因素已经明显削弱,巴蜀的朋友我觉得是可以去了解一下的。最好你们写一下,比起写文我更喜欢看文。

最后说下这篇文的遗憾。

最大的遗憾就是中间因为一些奇葩,那会儿很想早点完结,所以砍了很多内容。

砍掉的这些内容并不是没有影响。因为苏小小整个角色就完了,人物厚度基本不存在。夏夏和娇娇两个人的感情进展本来也在这里面,就是夏夏怎么从不想接近娇娇,到把她当作亲人看待这个过程,就因为去掉的剧情没撑起来。

先说林娇娇这个角色吧。

前期很多人都在骂她。但是整体上来说,我觉得团宠文很多作者都是年纪很小的,写出来的主角实际上完全是小女孩。各种情节基本都是悬浮的,因为作者生活经验真的不多,那种对爱的认知也是小女孩式的幻想。

所以我对林娇娇的真实性格设置就是小女孩。

不要只看她的外表,要看她的心理年龄。

林娇娇这个名字也是这种文的典型ABB式,这个BB以娇娇、软软、绵绵之类的常见。

我一开始想过要用什么名字。一开始就确定姓林,因为看着比较像女主的姓。那几个常见名我最后选了娇娇,是因为“娇”字是岭南名字里的常用字。

夏夏对她反感跟她前期的表现有关,而且也有一部分的惧。林娇娇在窗外出现那一幕,好像吓到了好些人。其实夏夏也是被吓到了。

所以夏夏不愿意接近她。无奈林娇娇需要一个家长,78所一直要夏夏充当这个家长。

但是娇娇对夏夏是非常依赖的。

这里或多或少有点吊桥效应在。她被夏夏救了,而且她有种小动物式的直觉,夏夏不是坏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夏夏长得非常好看。

她跟团宠文一样,是有点颜狗基因在的。

删掉的部分,是她遇险自救跟夏夏救她的部分。也是在那一次,夏夏忽然意识到,娇娇真的只是个小孩。而且娇娇长得跟夏夏养母像,她天然就占了优势。

夏夏对她心软是必然的。一开始我想让她们维持不近不远的关系,后来发现真的不太可能。因为夏夏意识到娇娇只是个小女孩以后,她会不自觉地照顾她。

因为娇娇是养父母的亲女儿,现在对她不算坏,看着又是个小姑娘,而夏夏是个成年人,她会认为自己有照顾她的义务。

苏小小我之前说过是捏他的传说中的苏小小。

传说中的苏小小,一开始在诗歌里是没有身份的。因为她那个描述,没有任何倾向性。后来就说她是妓女,再后来被李贺写进诗里,她就成了一个经典女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