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本书仿佛在讽刺着他当年的无知。
如果不是他和他身边的人都不识字,那么当初在皮内尔喊出温特先生的笔名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个名字是被教会仇视的名字。
教会对被蛊惑的人和蛊惑人的人的惩罚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教会是推行受害者有罪论,受害者也会受到惩罚,但是在当时的查理看来,被教会惩罚也好过被巫师骗。
然而再之后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的对不对。
他给似乎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的奥术师暗示了现在温特的情况,让他们成功就到了温特,他短暂地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试图弥补自己的错误,渴求一切还能如同往常那样,让温特先生回到家中,而他每次为他随手干点小活就能够吃到一块面包的日子——这其实挺没出息的。
但是吕戴安的灾难。打破了他温情脉脉的想法。
温特先生是个好人。
也许是因为他太无知了。
思来想去,他觉得一切最开始都是自己的错。
从他刚开始认识了几个字开始,他就去书店买了寒冬先生所有的书。大概是因为温特的母语并不是墨洛温语或者是杜哲语,所以他的用词非常简单。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相当适合查理这种刚开始识字的人。
所以这本书成了他除了《圣书》之外最开始用来识字的书之一。
他想自己当初要是多懂一些道理的话,事情应该不会变成这样吧,他想要能够揣摩更多的神明的想法。
也许那样之后,他就可以让温特先生有个更好的结局,回避吕戴安的那场灾难。
查理现在虽然在小镇里,但是他还是时常和自己的老师阿尔文写信交流来获取一些外面的事情。
吕戴安发生的那一场灾难,仿佛为某种变革按下了加速键。
最开始是吕戴安,后来是新大陆。
这个本身就不太受教会掌控的地方,被科学议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让此地和世界隔绝了。
只是时不时有一两个人从其中走出来和外面交流两句让人确定在科学议会控制的地区似乎并没有什么令人发指的血腥事件——不过这也不妨碍教会抹黑一下。
毕竟这个黑幕看起来和吕戴安之前的黑幕好像一样。
据说在那个如同当年短暂包裹住吕戴安宗教裁判所广场附近的黑幕里,人们被加上了每天的义务学习任务。
学习这东西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幸运,但是对于真的不爱学习也没学习天赋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科学议会开发的新型折磨。
科学议会在强行的推广科学,推广奥术。
新大陆地广人稀本,虽然本身商业发达,但是一开始却依靠资源发家,即使和旧大陆断开联系也能发展得很好,现在什么产业链都有了,并不缺什么,旧大陆只能在文化层面压新大陆一头。
科学议会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他们在强行制造奥术师,而这些奥术师成长起来,自然而然地会为了本身的利益和教会对抗。
这才是真正地触及教会的根本。
旧大陆的大主教已经被科学议会的大奥术师们清理的差不多了,从旧大陆城市支援新大陆的神术师们也在海上被拦截,被飞机送过来一发发热情的炸.弹。
即使这两年教会已经把旧时代的木质船改为了钢筋铁骨的铁船,但是依然无法抵抗科学议会一代代升级的火.药技术。
基本上只有提前察觉到不对劲的神术师可以逃离。
科学议会已经完成了对旧大陆和新大陆航线的封锁控制。
神一直都在,然而没有了教会,科学议会统治下的地方又有多少人能够维持对神的信仰呢?他们大概率只会扭曲经典,用满足自己利益的东西填充进去。
教会虽然也不够完美,但是他们的教皇无意识那个最站在神明一侧的人,他比死神的信徒要可靠得多。
“查理!查理!”神父又开始喊了。
查理把书放了下来,把面前的箱子扣上。
这次是喊什么?他有什么箱子要搬还是有什么书?
神父觉得自己很压榨查理,但是曾经干过童工,有过一天十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长的查理觉得这种程度的使唤对他来说压根算不上什么。
神父觉得他被查理卷到了,只是因为他之前太过于懒散,并不懂底层人民混得有多苦。
查理一天天忙也不过最多忙十二个小时,工作期间还有人愿意和他打招呼,聊聊天,招待一下他。
只要原本生活的底线够低,干什么都像是在天堂里,而神父这种曾经的小贵族即使抱怨再多家族的没落,也终究不会沦落到他当初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