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801)

作者:轻云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秋东可不敢让她干力气活儿。

你当今儿为啥要修这条路?全是因为昨天?下雨, 陶今不放心村里的老人, 挨家挨户去?瞧, 结果?回?来的路上雨势渐大, 雨水积聚, 路上又湿又滑, 陶今千防万防, 还是在校门口摔了一跤。

陶今都摔了, 秋东哪里还敢让孩子们放学自己走?这半截儿路是他一个个给?背过去?的。

虽然眼下陶今自觉问题不大,但秋东瞧她露出来的胳膊青紫一片, 重新把铁锹抢回?来,摆手?打发人:

“我说陶支书,您就?别跟着添乱了,边儿上歇着吧!”

这回?秋东打算在路边儿上修一条排水渠,宽深各五十公分左右就?够了。

为此,秋东和?方老师特意调了课,把两个年级的劳动课放一起,就?能保证每节课都有学生来挖渠修路。

学生们对于老师的安排没有丝毫质疑和?不满。

这种事从他们的父辈到他们本人都习以为常,秋东问李招娣:

“挖渠这么辛苦,等会儿让你们回?教室上课,你们精神也没办法集中,就?没一点想法吗?”

李招娣奇怪的看了周老师一眼,非常不解的说:

“挖渠多轻松呀!比连着在山上栽一星期树轻松,也比大夏天?给?老师家除草一整天?轻松,比整整五天?的农忙假轻松。只需要每天?干一节课,三天?就?干完啦,这要有撒想法?”

秋东觉得李招娣说的又不是方言,他明明每个字都能听懂,但连在一起怎么就?哪哪儿都不明白了呢?

陶今见秋东不解,给?他解释:

“这些年上头每年都有绿化?任务,一到春日就?往各个村里运树苗,咱村儿都是五千棵打底,一万棵封顶,学生们是种树的主力军,和?村人一起挖坑挑水,从天?不亮忙到摸黑,饭都是在山上随便对付的,七八天?才能栽完,人都要跟着脱一层皮。”

秋东心里算了一笔账,以七千棵为准,八天?栽完,平均一天?要栽八百七十五棵,简直难以想象,村里这些老弱病儒是怎么咬牙完成的。

然而他觉得不可能的事,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他问:

“那农忙假和?给?老师家农田除草,又是怎么回?事?”

陶今直起身,捶捶腰,面上的神情也很复杂,似有怀念,似有难过,她说:

“其实?很多农村孩子都经历过,常态而已,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

早几年前,农村学生一直都有农忙假的,为了让他们回?去?帮忙种地?,也是让老师们有时间回?去?播种。”

秋东瞬间明了,不说早前,单就?如今,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基本全是民办教师,大都来自附近村落,每月工资少的可怜,家里以种地?为生,确实?很需要农忙假。

比如说方老师。

因此,也就?解释了另外一个疑惑。

果?然,就?听陶今说:

“农村不讲究那么多,有些老师确实?是忙不过来,实?在忙不过来大家都理解,让学生帮着干一干也行。

但有些老师属实?没有师德,直接从课堂上把学生带去?他家地?头,学生从早干到晚,干粮要从家里自带不说,干的不好期末成绩就?会不及格。”

其实?秋东在村子里这段时间,发现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并没有要求,他们对孩子的唯一期待就?是长?大了去?外面打工。

那老师为啥还能用成绩威胁学生,并且成功了呢?

陶今说:

“因为很多时候成绩和?助学计划有关,有些社会爱心人士会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资助一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对村里人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生和?老师关系不好的话?,资助名额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秋东了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走到哪里都逃不开人情二字。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正值的普通人更多,就?听陶今笑着说:

“搁早几年,村子人多的时候,有的老师直接把毛驴拴在学校大门上,上完课还得赶时间下地?呐!上课期间还得开着教室门不时瞧两眼,要不然就?有调皮的学生骑着毛驴不知道上哪儿浪去?了。”

秋东简直大开眼界。

农村的事,基层的事,不亲自走一遭,仅凭一些报告,一些文件,一些文学作?品,是远远无?法真正了解其内核的。

铁锹挖不动,秋东改用锄头,一锄头下去?,看了眼在另一头带学生干活儿的方老师,小声说:

“听说上面有政策,农村的民办教师,从今年开始全部入编,还给?他们算正常教龄,以后方老师也算有国家养老啦!”

陶今意外的看了秋东一眼,放下水壶擦擦嘴:

“你消息还挺灵通!”

她能知道,是她政法大的同学,如今遍布各行各业,有些省直事业单位的,消息灵通,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给?她透露了一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