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终归是朕欠了他的。安安那边如何了?叫人暗中护好那孩子,将来朕对他有大用,可不能出意外。”
说起这个,大太监眼睛都亮了:
“是,下面人上报,说自打世子爷管理后勤辎重以来,他负责的部分消耗是最少的,但士兵反响却是最好的,粮食发放从没出过错,搭建炮台塔楼瞭望所也是又快又好。
听闻还就地取材,搭建了炼钢炉,把军中要回收的废弃武器炼成了一批人人争着抢着要的好东西。御下也很有章法,制作的什么表格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这点老奴并不是很懂。
总归已经有好几位将军想将世子爷调到他们部下去呢,老王爷那边压着不给,有那混不吝的还出馊主意派人去偷了一回,为此两边闹了好大的不愉快。”
偷人?
皇帝好气又好笑,觉得沾上大侄子一家,这种没谱的事真是越来越多。
“小东还每日叫人给世子爷那边送练习题?”
“是,每日八百里加急,是英亲王殿下自个儿出的题目,说是以往世子爷每日必做,就连回魏国的路上都没停过,做好了叫人送回来,王爷要亲自批阅的。”
说起这个,大太监一脸的痛不欲生,想起在怡园广为流传的消息,说英亲王每回出题时都跟身边的福伯感叹道:
“这回的题目超简单,要是世子爷再答不上来,我就该怀疑他是不是我亲生的了,本王就没见过脑子这么笨的孩子。”
结果英亲王每回批阅世子爷的答卷时,都在屋里大发雷霆,就连福伯都远远的躲在屋外听他骂人:
“列祖列宗,不肖子孙究竟做错了什么您要如此惩罚我,叫我生出一个笨蛋儿子气死我?天哪,这都能错,论武力他比不上念念,论智商他比不上我这当爹的,论心眼子他比不上他祖父,一家子就他一个最没用。
唯独算数还有点天赋,结果连这都算不明白,我还能指望他什么?索性直接回来啃老算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然后前段时间皇帝陛下出于好奇,也想知道大侄子给他生了怎样一个笨蛋孙子,就让人要来了那些题目,结果皇帝陛下他看不懂,于是顺手将题目给前来禀报事情的户部侍郎看了。
那位大人也是饱学之士,师承算学大家,原以为那些东西对他而言不过小儿科,结果那位大人以为陛下在考教他呢,趴在御书房用了整整两个时辰才解答完第一道题,还顺带感叹了一句:
“这题目出的真是妙,出题之人定然是一位算学大家,比家师也丝毫不差,里面不仅涉猎了算学知识,还有部分冶铁之法,臣并不十分确定。”
皇帝不动声色的将高长安的答案递过去,让对方瞅瞅。
结果这位侍郎大人顿时惊为天人,大呼:
“如此解法,甚为巧妙,定然是一位浸、、淫算学几十载的老先生,才能有这般推陈出新的大胆尝试!”
侍郎大人没忍住,询问皇帝他们大魏何时出了此等人才,他特别想结实一番,请教一二。
皇帝当时面上稳得住,把恋恋不舍的侍郎大人打发走,实则内心头一次对大侄子嘴里的“笨蛋”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第55章 攻入京城
最近秋东心情好, 或者说整个大魏从上到下都神清气爽。因为前线仅用两个月,就拿下了周朝十二城,可谓是大魏开国以来头一遭, 人心振奋不足以形容魏人此时的心情。
就连怡园的宫人走路,脚下都轻快了几分。
皇帝不止一次眉眼带笑的催秋东:
“大军一路南下, 势如破竹,万没想到周人会如此不济, 城池咱们是占下来了, 但治理却是个大问题, 小东啊, 你这边可要抓紧时间,朕瞧着温阳伯府那小子就挺不错,是个做干吏的料。”
秋东心里有数, 他做老师教的是方法,可没法儿事无巨细告诉学生该如何治理一方, 将早就准备好的折子递过去:
“这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性子, 为他们推荐的相应职位, 您且瞧瞧。臣估摸着进度,再有一月便能放他们上任, 这段时日, 臣打算掺杂一些简单的军事化日常训练, 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此时继续瞒着他们也不合适, 得叫他们对日后要面对的局面有个准备,可以叫人私下给他们透露一二了。”
皇帝瞧着这份详细周到, 考虑了方方面面面, 做出合适安排的折子,心里再一次产生了和老太后相同的想法:
小东这孩子有大才, 搁在宫里种地实在委屈了他,得尽快放他出宫扑腾去。
秋东可不知道他大伯想断了他的退休养老计划,他现在有点烦。
消息才一漏出去,前头这批学生一个个跟吃了鹿血似的,激情燃烧,恨不能一天只睡两时辰,其他时间全部围在秋东这个先生身边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