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番外(85)

作者: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到底,华夏是农业大国。

天幕上出现了农民在地里耕作,农作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秦孝公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农桑。

丞相诸葛亮:“……”秦朝是先占据了北方,后占据的巴蜀,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确实是农业的发展使秦国强大起来。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中写到:“奋六世之余烈”,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开始,秦惠文王重用张仪合纵连横,秦昭襄王任用白起为将军灭亡东周,采用远交近攻的政策。

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短,没有较大的建树,但也没有惹出乱子,至少没有用十二道金牌将蒙骜召回。

蒙恬、蒙毅的祖父蒙骜在秦昭襄王时期攻打韩、赵、魏,占领数十座城。

到了秦始皇初继位的时候,因为年幼,是丞相吕不韦执政,国家还在有条不紊的自行运转。作战方面:蒙骜攻打韩、赵、魏,占领十余座城。

民生方面:修建郑国渠,使关中地区也成为像蜀中那样的沃野之土。】

天幕下的众人原本对秦朝的事不感兴趣,因为秦朝在他们所处时代的前面,秦朝的事基本上都是他们所熟知的,但是现在个个都竖起耳朵来听。

天幕异像是后人弄出来的神迹,在盘点秦朝的时候时不时的就会涉及一些秦朝之后的事情。

这就和他们有关了。

毕竟谁都想在祖龙面前长脸,不想在祖龙面前丢人。看了胡亥的笑话,很开心。但是后世子孙像胡亥这样,可就不怎么美妙了。

唐太宗李世民疑惑:“天幕提及的十二道金牌是有什么典故吗?”

他询问一旁站着的大儒:“杜爱卿,你可知道?”

杜如晦摇头:“大概是后世哪个昏君所为吧。”

纵他喜欢文史,对这方面颇为了解,也没有听过这一典故。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一路打胜仗的将领,这皇帝得有多昏庸啊。

李世民的心情不怎么美妙了。

唐朝之后还有朝代,那他大唐就肯定有一个是亡国之君。这昏君可不要是他大唐的,十大败家皇帝里有有李隆基已经够够的了,可不要再添新成员了。

南宋的皇帝们:“……”

宋高宗赵构:“……”直接报他的年号得了。

宋孝宗赵昚不由得在心中埋怨养父宋高宗赵构,好歹留岳飞一条命啊,搞得他无人可用。空有收复失地的心,却没有能够收复失地的将领。

辛弃疾是不错,有霍去病的才能。

可是辛弃疾生在金国,长在金国,他敢放心地用吗?不敢。

【秦始皇初继位的时候,因为年幼,没有亲政,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吕不韦,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是因为管仲的名字里带仲字。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管仲是丞相、齐桓公仲父,诸葛亮是丞相,阿斗相父;乐毅是上将军,军事家,诸葛亮位居武庙之首,军事家。

齐桓公和燕昭王都只是诸侯王,还有其他实力相当的国家。

蜀汉也不是大一统的王朝。

简直是完美契合。

到了秦始皇这里,仲父在这里是叔父的意思。这是普罗大众的观点,但是吕不韦比嬴子楚大了十一岁。

结合吕不韦当时是丞相的身份,作者菌认为秦始皇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是将吕不韦比作管仲,给予吕不韦极高的赞誉,讨好吕不韦。

秦国国尉缭会给人看相,曾评价秦始皇能屈能伸。所以,秦始皇在弱势的时候,拍吕不韦的马屁是可能存在的事情。

吕不韦虽然是商人,靠投资嬴子楚成功当上的丞相,但这个丞相当的还是合格的,没有像赵高那样将秦国给整倒闭。

噢,丞相一职是没什么存在感的秦武王设立的,就是举鼎自杀的嬴荡。不要笑话他的名字,在当时他叫赵荡。】

天幕下的众人:???

没有把国家整倒闭就是合格,这个合格的水准是不是太低了一些?

秦国国尉·缭本人:能屈能伸?他有说过这话?他说的是赢政残暴,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摆低姿态。

【吕不韦虽然把赵姬送给了嬴子楚,但是仍然和赵姬藕断丝连,在嬴子楚挂了之后,年少的嬴政继位,赵姬成了太后,私通起来就更方便了。

随着嬴政年龄渐长,吕不韦也老了。已经过了知天命年纪的吕不韦无法满足才三十多岁的赵姬,于是找了一个器大活好的男人假扮太监讨好赵姬。

史书上说吕不韦是怕和赵姬乱搞被发现,所以才给赵姬找了个器大活好的男人。但是从结果来看,吕不韦给赵姬找男人的事情曝光,还是牵扯到了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有啥区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