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番外(312)

作者: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让世人看看,他才是正确的。

【子午谷的道路难走,有些地方只能走悬崖峭壁上的栈道。环境恶劣都是其次,关键是曹魏在子午谷设有哨所,说是去偷袭,不如说是去送死。

好比邓艾偷渡阴平成功的关键是蜀汉把设在阴平的哨所给撤了,不然也是纯粹的送死。

抛开路上的艰险不谈,就算魏延能够安全地通过子午道抵达关中,就凭他五千的疲劳之师和五千的运粮兵,能让守城的曹魏官员弃城而降吗?

邓艾能够成功,是遇上了不会打仗的诸葛瞻。

魏延想要成功,得有邓艾那么好运气,遇上不会打仗的曹魏将领,而且要赌整个曹魏都像蜀汉那样死了一个诸葛瞻就无人可用,在拿下关中与诸葛亮会师潼关之后不能固守孤城,而是一路进攻一路连胜,逐步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夺下长安,洛阳,北伐成功。

这是不可能的。

后世之人推崇魏延的“子午道奇谋”,主要还是对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意难平,希望丞相能够北伐成功,从而产生的幻想。】

汉孝怀帝刘禅气得想拍桌,后世之人竟然指责相父不敢用险,太缺德了。

可惜他杀不到那些人。

魏延直接气得掀桌,他就是看到曹魏派废物点心夏侯楙驻守长安,才想着另领一路兵马北伐的。只要他能顺利抵达,就能够料定夏侯楙这废物点心一定会弃城投降。

多好的计策啊,奈何诸葛丞相就是不答应。

正处于北伐中的诸葛亮十分的忧虑,攻下的城池固守就是守孤城根本守不住,继续攻城就是孤军深入,怎么看都没有出路。

他的困局,谁能解?

“不会打仗的诸葛瞻?”诸葛亮想到尚且年幼的儿子,叹息一声,同时埋怨姜维干什么去了,朝廷怎么不用姜维?

因为他第一次北伐时,写的《出师表》里没有姜维?

还有,阴平的哨所怎么撤了?这怎么能撤?是谁出的馊主意?他定要斩了这个不知轻重之人。

诸葛亮扶额,实在是头疼。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已经镇守汉中将近十年了,对道路不可谓不熟悉,不会想去送死,提出的这个建议也是有他的考量的。

魏延的建议是与诸葛亮各领一路兵马,和诸葛亮走不同的路,到潼关会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见曹魏用夏侯楙驻守长安,认为自己定然能够让夏侯楙弃城而降,便想着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长安城下。

《魏略》中记载:“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意思就是沿着秦岭山脉向东走,而后再从子午道向北走,不过十日就可以到达长安。这路程,比走斜谷道要短很多。

只能说魏延的想法很好,但是曹魏在得知蜀汉北伐之后,就把驻守长安的守将夏侯楙给换掉了。魏延若当真走了子午道,抵达长安城下时,等待他的就是全军覆没。】

魏延:“???”好个曹魏!

夏侯楙已经蠢得这么出名了吗?蠢到曹魏在战事来临时,要临时把这个皇亲国戚给换掉,另派能人驻守长安?

看来曹魏也不是没有识人之明。

不过就是换了守将又如何?他的军事水平也不弱啊,只要丞相肯让他单独领兵,与丞相兵分两路,肯定能够建功立业。

说到底,还是丞相太过胆怯。

【虽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认,但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确实是必败之局,没有一丝胜算。

别说魏延只是要了五千精兵,就算是全军覆没也损失不大,搏一搏还能够单车变摩托。但是诸葛亮若是明知必败,还要派人去送死,成全魏延,成全后世之人的侥幸之心,就是枉顾人命了。

这样的丞相,不是众人心中的丞相。】

天幕下的众人一想也是。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所依仗的就是曹魏驻守长安的守将不行,在以最快的速度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下时,能够吓得夏侯楙献城投降,从而轻而易举地得到长安,则攻占洛阳北伐成功的希望极大。

可问题是,曹魏将驻守长安的将领给换了啊。

大家都知道,守城不需要多少兵力,反而是攻城的兵力要数倍多于守城的兵力,才有较大的胜算。

所以,魏延的这一计策确实是下策。

别说子午谷的道路艰险万分,就算是顺利地通过了子午谷,要拿下曹魏的城池也是十分的困难。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起初十分的顺利,接连攻下了曹魏的数座城池,在大家看来是最有希望北伐成功的一次,只可惜错用了马谡,丢了街亭,以至于前功尽弃。

诸葛亮的这一次北伐,让曹叡意识到了危机,亲自坐镇长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