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番外(199)

作者: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春秋时期的公子小白在即位后非但没有杀掉管仲,反而是重用。

李世民在与李建成的皇位争夺中胜出之后,意识到魏征是个人才,并没有杀掉昔日与他作对的魏征,而是对魏征加以重用。

魏征也不含糊,便以《谏太宗十思疏》回报李世民。

“太宗”是庙号,一般是在皇帝死后才有的,这个《谏太宗十思疏》是后人总结魏征的谏言,做的归类整理。】

天幕在讲解的时候,出现了《谏太宗十思疏》全文。

天幕下的众人一边听着天幕盘点,一边观看魏征的这篇文章。不得不说,写的是真好。这个魏征确实是有才华,而且言辞恳切,看得出是真心归顺了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感叹,想不到李建成手下还有这样的人才。

为了预防玄武门之变再度发生,他十分不舍地废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甚至想不久之后就退位给李世民。

希望这样做能够保住两个嫡子的性命,而且是两个出色的嫡子。

虽然李建成也不差,但是要他在明君和千古一帝里面选择,他选择了最后会是“千古一帝”的李世民。

如今李建成已经是废太子了,魏征再跟着李建成就是明珠蒙尘,也是给李建成招来祸患。

是应该让魏征离开李建成了。

唐太宗李世民想起魏征,那是气得牙痒痒,但是又不能拿魏征怎么样。

毕竟,魏征说的也没错啊。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李世民的名言。李世民把魏征当成镜子。在李世民的纵容下,魏征直言进谏了很多次,而李世民也都采纳了魏征的意见。

这可忙坏了史官,光是记录魏征的谏言,就有数十万字。

比如说,李世民想娶郑女为妃,都已经册命了。魏征听说郑女与人有婚约,直言进谏。李世民觉得魏征说的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放弃了娶郑女为妃。

不光是政治、经济、民生方面,魏征只要是发现了李世民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直言进谏,不管这是不是李世民的家事。

李世民也乐于询问魏征,并能听取魏征的谏言。】

天幕下的众人点头,如果说了对方不听,以后就不会再谏言了。

已经是废太子的李建成想到李世民被魏征盯着纠错的场景,“噗”的一声笑了出来,随后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李世民也有今天。”

笑完之后他沉默了,说到底,他还是没有李世民心狠,对兄弟下死手。

第86章

【齐桓公公子小白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唐太宗李世民也不遑多让,魏征也曾当过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丞相。

说到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并且误以为唐太宗时期就只有这两个人当丞相。

其实不然,唐太宗时期有二十多个丞相,只是这两个很出名。

作者菌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里面提到丞相殷开山是唐三藏的外公,当时还以为这殷开山是吴承恩杜撰的,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明明是房玄龄。

长大后才知道,这殷开山还真是唐太宗时期的丞相。

这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群相”制度了,能在同一时间存在十余位丞相,可谓是史无前例后无效仿。

在我们的认知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大员。

但是在唐朝,丞相是三品官。

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曾经当过唐高祖时期的丞相,属于二品官。

尽管如此,丞相的职权还是很大的,品级比丞相高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等一看就是虚职。】

只有左右两个丞相的秦始皇嬴政:“……”

从《出师表》里艰难寻找人名当丞相的蜀汉后主刘禅:“……”他倒是想设这么多的丞相,问题是谁来担任?

唐高祖李渊满脑袋问号,殷开山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不是太子呢,宰相?

殷·杜撰·开山:“……”他是宰相?他自己怎么不知道?而且他连女儿都没有,哪来的外孙?

唐太宗李世民:“……”殷开山这个宰相是他追赠的。

明朝

吴承恩不记得有没有写过,翻看自己写的《西游记》,查找殷开山的字眼,眼睛都找花了。

他记得他在文中写的唐朝宰相是魏征啊。

不对,殷开山在唐太宗登基前就已经亡故了,怎么可能会是唐三藏的外公?他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他还去翻前文,真是傻兮兮的。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卖给唐太宗宝贝袈裟,走的是丞相萧瑀的路子。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