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得不承认太子的才干,着人按照太子的提议去实施。
正事办完了,群臣陆续退去。
朱元璋拉长了一张脸,特别难看。
朱标心细,留下来询问道:“爹爹可是在为天幕上说的张居正头痛?”
他了解亲爹的性子,这么生气,必然是因为后世子孙当中有人违背了《祖训录》,不由得叹了口气。
爹爹三令五申,《祖训录》一字不能改,违者严惩。大臣建议重设丞相是要受凌迟之刑的,结果后世子孙偏偏改了这么重要的一条,可想而知爹爹现在的心情得有多么的生气和难过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小兔崽子,胆敢违背先祖的命令!”
朱标想到自己登基后一定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重设丞相肯定不是自己能干出来的事,但后代就不好说了。
没有丞相帮忙处理政务,六部的政务都压在皇帝一人身上,累是真的累,就怕子孙后代想偷懒。正如秦朝有胡亥二世而亡,他们大明也保不准出一个败家子,祸害基业。
但这话他不好说,只能劝朱元璋:“气大伤身,父亲莫要生气……咳咳、咳咳咳……”
朱元璋看朱标的脸色还有点苍白,一阵担惊受怕,忙道:“爹爹已经不气了不气了,标儿快回去歇着,快披上披风,莫要再感染风寒。”
自己这个大儿子自陕西视察回来后身子骨就弱了,可得小心呵护着。
他花大力气培养的完美继承人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崇祯帝位面
朱由检坐立不安,紧张地等待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调查结果,恼怒他们的办事效率怎么这么慢。
深夜,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负责人先后回来复命,调查结果一致。
天幕异像在卯时末快要散朝时出现,仅仅只是出现在紫禁城半空,出现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消失。
朱由检急切地问道:“其他各地呢,天幕有没有出现这等异象?”
督主回禀道:“回禀圣上,京城以外数百里的地方都没有出现此等异象,再远点的地方需要时间去调查。”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道:“速速去查。”
天幕盘点的败家皇帝是亡国之君,结局是农民起义推翻了王朝。若是让平民百姓们都看到,势必引起天下大乱,咳,这天下已经乱了,势必助长反贼的气焰,届时他这岌岌可危的皇位就更加坐不稳了。
各地起义不断,又有皇太极建立的大清虎视眈眈。
万一他也上了这十大败家皇帝榜,嘶——会被乱民乱刀砍死吧?
第8章 赵高伏诛
青天白日,地牢里依旧十分昏暗。
赵高昨晚受了笞刑,混身上下血迹斑斑,看起来好不凄惨。
身上的疼痛让他一夜都没有睡着。
或者迷迷糊糊间有睡着过,但时间短暂,被硬生生的疼醒,反复多次,睁眼时总不见天亮。
恍惚间以为是已经下到了阴曹地府。
反观对面牢房里的李斯,没有受到任何刑罚,在他看来睡的可香了。
赵高十分嫉妒,生出恨意。
李斯和他是同谋,他受了一顿笞刑,险些去掉半条命,凭什么李斯能这么舒坦?
远处传来脚步声,地牢里来人了。
赵高想到今天是他要被车裂的日子,吓得往墙角缩了缩。
李斯扭头看向了声音来源。
始皇帝考虑到天幕上所言蒙氏兄弟是被赵高、李斯、胡亥这三人所害,为了安抚蒙毅,特意派蒙毅来处理这三人。
蒙毅命人将赵高拖出牢房。
“放开我,我将来会是大秦的丞相,连皇帝都要看我脸色行事的权臣,敢这样对我夷你们三族……啊!”赵高身上的伤口被狱卒粗鲁地撕开,忍不住惨叫一声。
李斯心头不安,担心自己的下场。
蒙毅看向李斯,淡淡道:“左丞相,我奉始皇帝旨意,审理你和赵高的案子。”
李斯虽然入狱,但现在仍是丞相。
狱卒心领神会,将李斯带出了牢房,和赵高一同被押到了审讯室。
“赵高,天幕上说你伙同李斯篡改遗诏,扶植胡亥继位。陷害朝臣忠良,对很多人用尽酷刑,腰斩弃市,夷人三族。始皇旨意,让你也尝尝他们受过的罪。”蒙毅下令狱卒对赵高行刑。
李斯听了感慨万千,他想到天幕里自己的结局也是这样,心里又是后悔,又是害怕。
赵高看着狱卒拿着刑具靠近,惊恐地喝道:“大大大大……大胆!我是公子胡、胡亥的老师,是未来的丞相!你们敢,你们,这么对我,胡亥会帮我报仇的!到时候你们都得死!”
狱卒:“……”
他愣了一下,他只是这监狱中的一个小吏,没有资格观看天幕,不知道发生的什么事,他只知道胡亥是秦朝的公子,一时之间只能茫然的回看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