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番外(144)

作者:南风音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很快天幕就替他们解惑了。

【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匈奴又大举入侵汉朝的上谷、渔阳,杀死了辽西太守,打败渔阳守将,劫掠百姓。

渔阳、辽西在东边,上谷、代郡、雁门在西边。

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从西边绕到匈奴军的后方。

“迂回侧击”的战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运用,可见卫青是读过兵书的。少时没有条件,跟在汉武帝身边之后肯定是有提升过自己。

如果没有过人的天赋,又不努力,可能就会和公孙敖一样,烂泥扶不上墙。

卫青这一战,控制了形势险要的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骑兵对京师的威胁。

这一战,卫青未损失一兵一卒。

汉武帝在河套地区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和五原郡,迁徙百姓过来定居,作为反击、抵御匈奴的前方基地。】

天幕下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与这场胜利相比,元朔元年卫青取得的胜利确实是小胜。

这几次战役,天幕之前都未提及。

汉武帝之前的君臣看到这里,更加好奇之前被天幕提及的漠南之战是何光景?

想必更加的让人心情舒畅。

汉高祖刘邦顿时想到了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的太子逃亡朔方城。原来这个朔方城是他曾孙子修筑的,难怪他不知道在哪里。

刘恒生了个好孙子啊。

给祖宗长脸,痛击匈奴一雪前耻,给祖宗出气了。先前听说“秦皇汉武”,他还没有具体的概念,如今终于知道了。

原本他是想让刘如意当太子的,此时产生了动摇。

刘如意不一定会比刘恒差,但难保刘如意的后代都会是明君。“文景之治”、“千古一帝”、“昭宣之治”,六代皇帝都是明君的情况十分少见,就连“奋六世之余烈”的秦朝都比不过。

秦朝有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这两充数的。

刘恒一个明君的分量或许不够,但是往后连着几代都是明君的分量就重了,更何况还有一位“千古一帝”。

刘邦陷入了纠结当中。

【元朔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再度派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出击匈奴。这一战,卫青大败匈奴右贤王,凯旋而归。

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

这便是先前提到的漠南之战,卫青将匈奴赶到了漠北,远离汉朝边境。】

太子扶苏想到,这卫青比起蒙恬也不遑多让。蒙恬将匈奴驱逐到了漠北,卫青也同样做到了。

汉高祖刘邦忍不住为卫青喝彩。

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都十分的高兴,困扰了几十年的边境问题被卫青解决了,汉朝边境将不再受匈奴人的侵扰。

更关键的是,汉朝不用再向匈奴朝贡了。

【漠南之战后,在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任命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为“剽姚校尉”,跟随卫青出击匈奴。

“剽姚校尉”是汉武帝专门为霍去病设置的职位。

这样的殊荣,容易让人联想到郭嘉。

东汉末年,尚且没有当上丞相,只是镇东将军的曹操专门为郭嘉设置了“军师祭酒”这一职位。

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李广等将领对匈奴作战。

霍去病在战役中初露锋芒。

我们知道,“小霸王”孙策也是少年英才,十七岁虚岁十八开始领兵作战,和霍去病成为“剽姚校尉”时的年龄一致。孙策年纪轻轻打下江东基业,霍去病也是年纪轻轻封狼居胥。

且两人都英年早逝,一个年仅二十六岁,一个年仅二十四岁。

比起霸王项羽,孙策更像是小霍去病。】

孙策:“……”是谁给他取的这么个外号?你才是小霸王,你全家都是小霸王!

袁术:“……”是他低估了孙策。

袁绍笑话弟弟袁术,竟然没有部下的成就高,想到自己也被曹操给比了下去,顿时就笑不出来了。

谁能想到,魏国和吴国开国君主的父亲,是他和袁术兄弟俩的部下呢?

这天下,本该是他兄弟二人的。

【霍去病和卫青一样,都是私生子。只不过卫青是他母亲的私生子,霍去病是卫青二姐卫少儿的私生子。

霍去病的童年要比卫青幸福。

在霍去病出生的第二年,霍去病的小姨卫子夫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霍去病也因此能够锦衣玉食的长大。

卫子夫正得汉武帝宠爱,连带着卫青和霍去病也受汉武帝的重视,有意提拔。

当然,卫青和霍去病也不负所望。

俗话说的好,“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是天赋型的军事天才,稍后我们再详细盘点。】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羡慕哭了,卫青和霍去病真的是“别人家的外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