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番外(1365)

范阳王不是容易被吓唬到的。

先前常岁宁之所以未曾贸然向范阳王透露段士昂与荣王之间的关系,便是因为她手中并无真凭实据,若是过早宣扬此事,只会惊动段士昂,而段士昂一旦生出戒心,再想拿到证据就更难了。

所以,常岁宁选择先一步步围困洛阳,令范阳王心生退意,而常岁宁很清楚段士昂不会退离洛阳,待二人因此出现分歧时,方才是攻心的最好时机——

而自荐留下做内应的崔琅,无疑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他在外人眼中看来足够纨绔无用,周围人等待他轻易不会生出戒心,很多事由他来做便格外方便。

但同时,这也十分冒险。

其中诸多分寸,都需要崔琅小心把握,不可有丝毫松懈侥幸。

除此外,这更需要他对常岁宁无条件的信任,毕竟他所得消息全凭常岁宁书面告知,而他并未亲历任何剖析真相的过程。

若是常岁宁给出的消息有误,或是崔琅在执行的过程中稍有迟疑,等着他的便是死路一条。

此中之机敏、胆量、决断,缺一不可。

此时,崔琅尽量镇定地伸出两根手指,抵在剑脊之上,将剑往一侧轻轻推远了些,轻声道:“王爷想要的证据稍后便至……”

第547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

另一边,那名负责崔家族人的护卫统领,刚从外面回到崔家人居住的府邸,便听说了崔琅去了宫苑之事。

他例行问了一句:“崔六郎去宫苑作甚?”

“据说是去寻世子斗蛐蛐。”

“……”护卫统领问:“可有让人跟着?”

那护卫点头:“统领放心。”

护卫统领便没有多想,交代了两句后,就往内院走去。

路上,他遇到了几名年轻的崔氏子弟在园中蹴鞠,亦有人在塘边闭目垂钓,还有一位年逾三十的崔氏子对婢女执扇吟诗,叫那婢女羞得面红耳燥。

护卫统领拧眉,懒得理会,快步走开了。

一切看似都与往日无异,荒诞却又很符合他对崔家人的刻板印象。

直到一名年轻的崔氏子弟出现在他面前,说是备了一份厚礼,要送去宫苑献给王爷,但他们搬抬不动,便请他过去帮忙。

护卫统领心中疑惑,崔六郎前脚去了宫苑,崔家人后脚又要向范阳王献礼?

护卫统领未动声色,决定先去看一看那所谓厚礼是何物。

去了才知,竟是一樽足有一人高的木雕佛像。

护卫统领对此有些印象,这群崔家人当中,有一人十分沉迷木雕技艺,大约是士族人家并不支持他们发展此类技艺爱好,此次在外,此人便报复性地雕作起来,经常让人帮他们搜罗可用的木材……

这木雕佛像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护卫统领看向一旁那口巨大的箱子,下意识地道:“若将雕像装箱送去宫苑,怕是会有磕碰,倒不如——”

然而他话未说完,忽觉后颈与后脑处一痛,口中溢出一声疼痛的闷哼。

他身形一晃,脑中嗡鸣地转回头去,只见那叫崔令节的圆润少年人手中举着一只粗棍,正惊骇地看着他,不知所措地道:“怎……怎么没倒啊!”

他晌午明明特意多吃了两碗饭的!

“……”护卫统领刚要骂人,忽被人从后方扑倒在地。

而后,一团棉巾不由分说地捂住了他的口鼻,让他很快失去了意识。

“还好六郎留下了蒙汗药备用……”那攥着棉巾的中年族人松口气,催促道:“快,将他抬入箱中!”

那箱子原也不是为那樽木雕准备的。

很快,范阳王世子李昀的人奉命来取“献礼”,这口箱子便连同那樽木雕一同被抬上了骡车,运往了宫苑。

而此时,因西面淮南道大军再度逼近洛阳城的动作,段士昂已率兵出城前去察看。

那名护卫统领被一壶冷茶泼醒后,才发现自己已被绑缚起来,且被人押着跪在了范阳王面前。

这让他神情大惊,在被崔家人从背后偷袭时,他晕乎间还在想,莫非崔家人这是终于打算出逃了?如此倒也实在有病,他给了那么多的机会都不要,偏偏要亲手将他打晕——饭非得自己动手烧的才香是吧!

然而此时,看着面前坐着的范阳王,此人才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昏过去之前设想的严重……

坐在那里的范阳王看起来和平日并无两样,不高而略显臃肿的身形,没有攻击性和威严之气的五官,就算不笑时,也常给人一种很好说话的感觉。

但此刻由范阳王口中说出来的话,却叫那护卫统领心头剧颤。

“听说你瞒着本王,两次三番欲暗中放走崔氏族人……”范阳王的语气也并不重,叹息着问:“你是士昂的部下,自然是为士昂办事的,就是不知士昂又是在为何人办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