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番外(60)

*

冯仲良站在队外那棵树下,纪凭生顺着他的眼神看向路上骑着电瓶车和步履匆匆的人们。他们有的面目急切,有的眼神黯淡,全是为生活奔波劳碌的模样。

冯仲良问他:“你看着他们,有什么想法?”

纪凭生想到两个字后回答:“平凡。”

冯仲良说:“让这些人只为生活烦恼而非生命安全,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纪凭生一怔,这本是他选择成为警察的原因,可他似乎忘了。

冯仲良知道他不是不懂,还是选择提醒他:“身为执法人员,不是说要破多少案子、拿多少奖章才不亏待这身警服。保护他们,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活着,你就是一名称职的警察。要相信你的上方是棵参天大树,能为人民遮风挡雨,你那点疑虑,它也早有主意。”

纪凭生别扭地把头压得很低,不想让冯仲良看到。

冯仲良走到他跟前,安抚道:“凭生,你一直做得很好,还是我当年见到的那个倔强、是非分明的小伙子。我希望你永远不会辜负队长的职称,做好分内事,保护好这些人。”

纪凭生咬紧牙。

*

司闻回家睡了一觉,晚上来到药谷。

曾经的东升制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只能租用这边车间工作,工人从生产线上下来就睡在旁边。后来越做越大,整个药谷都归他所有。

他推倒几个工厂重建东升的厂房,唯独最早的那个车间没动,让它如一块疥疮般存在于这个几乎无懈可击的建筑群中,恶心着来来往往的人。

司闻把车开到门口,下车。

他身着万年不变的西装,身姿依旧笔挺,搭配着惯有的不近人情的脸,稳稳踏入这块疥疮之地。每走一步,脚底向下都留下一个扎实的脚印。

废车间左侧有楼梯,楼上四面无窗,风涌入无阻。

他上了楼,已有人在等候。

冯仲良面前残破的桌子上,枪械被拆成零件,司闻一眼看出那是他的配枪。

“多久没玩过了?”冯仲良问道。

没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也没放狠话,只是打招呼,可两人的剑拔弩张却不容忽视。

司闻走过去,在桌子对面站定:“你不行。”

“哦?”冯仲良撑着桌面:“试试。”

司闻让冯仲良三秒,随后抓起枪头、枪托、击锤、弹匣、复进簧、枪机框……

他始终注视着冯仲良,近乎盲组。须臾间,零件碰撞之声清脆而响亮,在夜里格外宏大。仅用一分钟,他便完成组装并举枪抵住冯仲良的脑袋。

冯仲良慢了。

何止一步。

第三十六章

冯仲良望着司闻,问道:“你会杀了我吗?”

两人对视,谁也不避让对方的目光,眼神中蕴含着太多的信息。

若有旁观者在场,定能看出他们只能处于相对关系中,永远无法走到一起。

冯仲良本想与司闻寒暄,但脑袋上抵着的枪不许。

他也不求饶,因为他知道司闻不会动他。若他出不去,司闻会被即刻逮捕。而司闻的嚣张在于不会让人抓住把柄,就像他那看似荒诞又无懈可击的东升制药老板身份。他又怎么会铤而走险在这里对他动手?

冯仲良直截了当地说:“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不想,就会忘记你。我做到了,这几年一直没想起你。但你不罢休,非来挑衅我,让我记起你。”

司闻放下枪,沉默不语。

冯仲良始终直视着他:“司闻,你真是胆大包天!”

司闻,籍贯为鸠州上棉市,九岁时,智商检测高达一百六十四。十六岁时,从国防大学毕业。十八岁,他入伍成为一名军械兵。一年半后,整个队伍转制改编,他便成了一名辅警。

彼时,冯仲良仅仅是禁毒大队的一名禁毒警察,担任副职,尚未正式入编。

在一次山林抓捕行动中,由于敌方火力强劲,行动不得不升级为军事行动。指挥部随后调集了包括特警、缉毒警、战勤保障以及医疗队伍等在内的九支队伍,司闻所在的队伍也位列其中。

山林中树木繁茂,地势险峻,视野狭窄,只能采取保守作战策略,不可冒进,但畏畏缩缩又容易被动,一时陷入僵持之中。

那是冯仲良第一次见到司闻。他当时只觉得此人容貌过于出众,不该身处一线,容易被记住,危险也会加倍。

司闻却不以为然,稳稳驻扎在前线。

每至紧要关头,都是他的战略、武警特警全员的默契配合以及缜密行动,助力众人渡过危机。

那次行动使禁毒大队损失惨重,禁毒局接到公安部通知,重组歧州禁毒大队。冯仲良在那场行动后获人生首个三等功,被提拔为禁毒大队队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