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84)

作者: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彻依然愤怒,叉着腰怒发冲冠的望着前方,眼中闪烁着冷意。

“陛下莫急,等去病将来长大了,必为陛下驱匈奴,令他们无能再犯我大汉。”霍去病同样也气。虽然早在听说马邑之谋后,霍去病料到此法怕是行不通的,事到临头连打都不打一仗,让已经入大汉境内的匈奴全须全尾的回去,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失败是预料之中的,如此败,谁人听了不伤心,不愤怒。

明明是有机会赢的,却失败得如此不堪。

刘挽既为大汉而痛心,也为聂壹之死而难过。

不怪刘彻震怒,聂壹死了,以身作饵,已然将匈奴引入大汉的境内,偏大汉的将士,最应该出击的人,只因匈奴没有进入他们的伏击圈,他们衡量再三,以为大汉将士不会是匈奴的对手,因此连打都不打。怎么着,多年以来难道大汉的将士们都白训练了?

多年来大汉对匈奴的政策是只守不攻也就算了,现在刘彻已然下令他们出击。出击。他们难道已经失了血性,对欺压大汉多年的匈奴生不出半点战意吗?

刘彻作为一个帝王,从来都视匈奴为大敌,以踏平匈奴,灭胡为毕生所愿。他从不认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结果他的臣子,他大汉的将士,连出击的勇气都没有,这让刘彻透心凉!失去战意的军队最可怕的!

一但一个国家面对敌人的进攻生不出半分反击的心理,这样的国家还能继续存在吗?

刘彻是在愤怒的同时也生出了恐惧,这就是他大汉的将士,怎么会变成这样,怎么能够变成这样?

“好,好!”就在刘彻恐惧,失望的时候,霍去病并没有因为前线传来的消息显露出丁点退缩之意,刘彻的心灵得到了安慰。

大汉绝不是都像王恢那样不敢出战匈奴的人,是他没有用好人,是他错了!

看看霍去病,刘彻才会觉得,大汉依然有希望,他不该就此放弃。

“父皇,孩儿将来也一定会击溃匈奴,保卫大汉。”刘挽岂能错过刷好感的机会。马邑之谋竟然是这样的结局。刘挽想想先前她也尝试过阻止和改变,终是失败了。

果然,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出击匈奴,驱匈奴于北,必须靠真刀真枪。

刘挽也有志向,她也觉得自己可以。

刘彻脸色稍缓,摸着霍去病和刘挽的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大汉现在没有敢和匈奴对战的将领没有关系,他会亲自培养出能够战胜匈奴,踏平匈奴的将领!

在这一刻,刘彻竖立目标,望向霍去病的眼神透着一股子势在必行。

刘挽第一时间察觉刘彻的眼神,突然灵光一现,明白了史书关于刘彻对霍去病的宠爱是怎么一回事。

可以说,刘彻对马邑之谋是充满期望的,现实却往刘彻的脸上狠狠的抽下一记又一记耳光,让刘彻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求和多年的大汉将领,他们退让成了习惯,因此纵然明知刘彻这个皇帝想打,有心要和匈奴拼死一战,他们都不敢出击。

刘彻未必没有意识到大汉众将士的心态,可他却顾不上许多,他满脑子只想打一战,打出一场漂亮的战事,证明他所做的对抗匈奴的决策是对的。

要知道眼下的大汉并非是由刘彻完全掌控的王朝,窦猗房的残余势力,王娡的野心勃勃,甚至无数想要通过王朝的变更达到一跃龙门的人,他们都在等着刘彻要对付匈奴的结果。

自然,刘彻败了,欢喜叫好的人不在少数。

刘彻太清楚平静之下隐藏的波涛汹涌,接下来的刘彻要处理的问题会很多。

最最让刘彻揪心的莫过于他无法确定大汉的军队中,究竟有没有一个敢帮他出击匈奴的人。

王恢何许人?这是将聂壹举荐给刘彻,十分同意诱敌出击的人,却在匈奴出现,他分明可以打匈奴,哪怕杀一个匈奴都可以振奋人心的时候选择了不战,不出兵。

刘彻对整个大汉朝的将领都生出了怀疑,他无法确定他们到底能不能给大汉带来希望,他不确定将来他再次想要出击匈奴时,大汉有没有那个将领可以支撑他达到击溃匈奴的目的。

霍去病就在刘彻完全不确定未来的情况下,往刘彻的心上打了一镇心针,让刘彻从绝望中攀爬而起。

不过是败一场罢了,不算什么大事,只要刘彻在,刘彻还活着,他一定会踏平匈奴。

刘挽默默的低下头,有时候真应了一句,时也,命人。

想想史书上关于霍去病的种种记载,十八岁率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勇冠三军,封为冠军侯!之后数次深入匈奴腹地,封狼居胥,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年纪轻轻的霍去病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风头无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