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720)

作者: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汲黯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时,刘挽感慨道:“父皇敬重汲黯并非没有道理,这样的人物,天下皆当敬之。大汉需要这样正直敢言的人。”

刘彻赞许颔首道:“有了汲黯,朕才觉得,朕的臣子并非都是心存一己之私的人。”

刘挽不得不提醒刘彻道:“父皇,只有一个汲黯远远不够。”

不想刘彻立刻扬手阻止道:“你的心思不说朕明白,朕告诉你,不成。”

“父皇,皇权若是无所约束,容易犯罪。况且,正直敢言之臣在关键时候能够改变国运。大汉需要像汲黯这样的人。汲黯年纪不小了。”生老病死都是命数,不可否认汲黯是一个直臣,可他年纪不小了,三朝老臣,身体还不怎么好。大汉要是没了一个汲黯,再没有补上的人,将来的刘彻......

刘彻昂起下巴问:“在你心中,你父皇是个管不住自己的人?”

人啊,没有那点自知之明也挺让人气闷的。

刘彻该自己说说,他能管得住自己?

一个肆意随性的帝王,霸道专权,尤其是随着漠南河西大战的胜利,更让刘彻的自信不断的膨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第379章 坦率

刘挽默默不作声, 不作声莫不是觉得刘彻会不懂得她的意思。

“在你心里,你父皇算是一个好皇帝吗?”刘彻不太服气,非要问上一句不可。

不想刘挽马上回答,“当然是。”

掷地有声, 毫不迟疑。

行, 刘彻相对满意刘挽这般的态度, 同时也回上一句, “既然如此,为何朕要多网罗几个像汲黯一样的人?朕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汲黯正直敢言, 从来不把刘彻这个皇帝的威严太当回事, 有时候骂得刘彻狗血淋头, 刘彻还无法反驳。

“因为父皇需要。大汉需要。如果一味都是奉承于父皇, 谄媚于父皇之人。父皇会被他们隔断与百姓之间的联系。当有一天只要父皇稍稍打个盹,他们会趁机动手,损于大汉天下。父皇并不想发生那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不给他们机会。正直敢言之臣, 公正无私。他们会让父皇不痛快, 也会让无数小人不痛快。大汉的小人挺多。”刘挽中肯的评价一句,刘彻无可反驳。

小人,朝堂上的奸佞小人确实不要太多。

“况且,父皇哪怕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您喜欢听好话。”刘挽指出刘彻本身存在的问题, 希望刘彻可以正视。

“一个汲黯能让父皇容得下, 父皇不该只容得下一个汲黯, 大汉的多面性, 更能展示父皇的包容, 海纳百川的胸襟。父皇,孩儿希望父皇可以成为一个开创一代盛世,成为日后无数帝王效仿,不可超越的存在。”用后世的玩笑话来说,当父母的可以激娃,为什么当孩子的不能激励父母?

刘彻有昏君的特质不假,他也有明君的优点,否则大汉朝能在他的手里开疆辟土,为后面奠定强大的疆域基业?

“想到无论过去百年,千年,万年之后,每一个人提起父皇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肯定父皇的功绩,孩儿很是引以为傲。”刘挽昂头挺胸,非常肯定的告诉刘彻,但凡想到后世的人夸赞刘彻,她比自己被夸都高兴。

刘彻!!!

不能说不心动。刘彻甚至可以说非常的心动。

从小刘挽对他这个当爹的都是敬之重之爱之。为此,刘挽会为刘彻诸多谋划,很多刘彻意识不到的问题,刘挽早早为刘彻筹谋解决,多好呢!

刘挽希望他可以包容很多,因为他原本包容不少了对吧。

为后世称颂肯定,刘彻怎么可能不心动。

“你的主意说来听听?”刘彻确实算是被刘挽忽悠得心旷神怡,问起刘挽的主意。

“广开言路,反正朝堂上的臣子都开始在指责我,不如让他们吵一吵,仔细说道说道,我手里的藏书楼和安容处是不是该交给朝廷接手。我们虽然早有定论,别人不知道。且让他们各抒己见,从中未必不能挑出有能之人。诸子百家之盛况,我们大汉纵然没有,未必不能促成另一个言论自由的盛况。顺便能向天下昭示,父皇甚是能容人。”刘挽抱住刘彻的胳膊,眨眼之间,小主意一个接一个。

刘彻张张嘴,拧起眉头提问:“如此一来,是不是得把天下人都请到长安?”

“不用,我们开个民报吧?把参与争论的人说的话全都记录下来,迅速送往各地,让他们都可以了解,同时在各地的县衙命人将各地的言论都送往长安,纵然时间间隔得有些长,不妨碍他们吵,也能让各地的人们都有参与感。”刘挽准备相当的多,吵架嘛,大可让他们吵,至于吵到何时能够完结,不急,不必急对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