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也意识到这样一群人的厉害。
所以从现在开始,他们将会成为刘彻所看重的人。
接下来在朝堂之上都将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由大汉也会再开启另一条能够让人上升的道路,读书是,靠本事同样是。
有一门手艺,还是能够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手艺,同样也是他们可以升官发财的门路。
“多谢公主为我们指出一条明路。”墨家的人无论从前有多么不相信朝廷,也不觉得刘挽可以真正帮到他们。但是如今的朝堂之上难道没有他们墨家人的一席之地吗?
虽然那样的分量很少。可已经有人开始崭露头角。
有了开始就等于有了希望,每个人看着刘挽都充满感激。
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正视另一个现实的问题。
同样是做他们喜欢的事,从前他们居无定所,更谈不上照顾家人,现在呢?
刘挽对他们十分优待,只要踏实办事的人,基本上刘挽都会为他们安顿好家人。
当然,这些家眷住下之后也不是白吃饭不干活的,就刘彻当年给她圈的地,好多都空着。既然空着就要弄起来,种菜种粮,怎么都行。
正好可以用来试试各种新工具。
一家子和和美美的过日子,想想都让人满足。
所以,就凭这一点,墨家人对刘挽的认可也是越来越多。居无定所被人追打的日子,没有一个人会喜欢。
“诸位客气了,我不过是奉命行事,诸位该谢的是我父皇。”刘挽必须得把亲爹的招牌立起来,她纯纯是个打杂办事的人,当不得他们的赞许,希望他们谢对了人。
谁不清楚情况?
他们见得最多的是谁?为他们争取利益的人是谁?
大汉的皇帝在上,决定他们的荣华富贵不假,但将他们引进门,让他们有机会露头的人是刘挽。知遇之恩,莫敢忘矣。
不过,刘挽说来,他们也都附和,一声声谢陛下啥的,也不费力。
刘挽同他们聊天,并没有过多提及别的事。众人们也乐意和刘挽说话,刘挽既没有公主的架子,对他们的事也知之甚多,十分礼待,可以说,跟刘挽聊天,让他们如沐春风。
等吃饱喝足也聊得开心的人们散后,都打定主意,过完年也得踏踏实实的给刘挽干活。
刘挽送他们离开,还得往月阁走一趟,额。
一家一处,一南一北,刘挽看了看不得不说,要是能把他们全都凑在一起该有多好。
“长公主。”瑟夫人在门前迎了刘挽,面带笑容,刘挽与之作一揖,“夫人。”
瑟夫人自是不敢受的,避之一旁且请刘挽入内。
月阁之中,既是大年初一,难得的都在正常烤火,刘挽行来时,看到火上那圆圆滚滚的东西,不确定的问:“红薯?”
第184章 兵器无错
听到刘挽的话, 一干人都看向刘挽,已然有人道:“长公主所言何物,这并不是。”
脱口而出的刘挽也知道这种时候大汉朝绝对不可能有红薯的存在,那可是后来郑和下西洋之后, 大明朝才引进的粮食, 要是这种时候大汉朝已经有红薯, 刘挽得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错了, 看错了。”刘挽连忙解释,也好奇的打量起那被人拿在手里的东西。
“这是一种食物, 并无名, 长公主要试试?”新奇的食物并没有真正普及, 甚至刘挽从未见到过。有人向刘挽发出邀请, 一旁安夫人抢先一步道:“长公主刚从墨家出来,想必不饿。”
不知道是什么粮食,安夫人也不放心让刘挽试。
以眼神制止了农家的人再次向刘挽发出邀请,安夫人已然问:“长公主过年也不得闲, 看来陛下有所吩咐。”
大过年能使唤的刘挽没有任何压力的, 也就只有刘彻这个当爹的。
安夫人也算是对刘彻有所了解,知道那么一位对自己够狠,对身边的人也相当的狠,刘挽像个陀螺似的转了一年,也未必见得能歇息一时半会儿。
“印刷术,诸位办的如何呢?”刘挽对于安夫人评价自己亲爹的语气, 那是肯定不能接话, 但也得问问一旁的人, 她给印刷术让他们只管拿来拿捏人, 这好几个月了, 也差不多出尽他们心中的恶气了吧。
安夫人露出笑容道:“我们目的已然达到,长公主可以大肆推广了。”
“好。”刘挽等的就是这句话。
“诸位认得黄老之术的人吗?尤其是擅长炼丹的人。”虽然在刘挽看来,淮南王手底下,那批炼丹的人也是可以用的,但明显在别人那里,这群人很是危险。刘挽想了想还是问问阴阳家的人,或许他们之间也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