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没有连盐都舍不得放,不然苏清之还不一定吃得下去。不过该说的话,还是的说。
苏清之无奈的道:“...以后还是等我回家炒菜吧。”
“难吃是因为没油水。”苏大姐偏偏还振振有词,不承认错误。“要是有油水的话,就不难吃。”
苏清之:“...家里有油吧!”
苏二妹:“菜籽油多贵啊,要省着点用。”
苏清之:“......”
转而给赵建设夹了一筷子的‘水煮菜’。
“在长身体,多吃点菜,长得高。”
“舅,多吃肉才能长得高。”何爱国拆台。
“滚犊子。”苏清之坚决不承认自己口误:“肉要吃,菜更要吃,你看谁家天天吃肉。”
家里是有肉的,腌的腊肉。苏大姐、苏二妹做饭的时候,却不愿意做。还是那个意思,不是不敢,而是觉得要节省,哪能顿顿都有肉。
这点,苏清之真的没法儿说,毕竟吧,说起来还是为他节省。但是呢,苏清之就不想在吃方面亏待自己。
“姐,明天做肉吧!”苏清之开口道:“虽说我明天要上班,但爱国、建设、爱党他们明天可不上课。做点好吃的,也算犒劳他们。”
“读书就算辛苦了?”苏大姐冷笑:“可以给建设炖一碗鸡蛋羹,爱国和爱党就算了吧!”
顿时,何爱国和何爱党焉儿吧唧起来。
苏清之好笑又好气。
“爱国爱军啊,你们说说,你们俩现在猫嫌狗弃的,滋味好受吧!”苏清之埋汰兄弟俩:“看你们俩兄弟以后还敢不敢。”
自然是不敢的。
何爱国见机给苏大姐请罪,何爱军也跟着给苏大姐道歉。
所谓母子哪有隔夜仇,便是如此。
苏大姐这就原谅了两兄弟。
“妈,你晚上回家不?”何爱军问。
“回家干啥?”苏大姐反问:“你们爸现在潇洒得很,家里冷锅冷灶的,回去看着就生气,干脆就在你舅家里住下了。”
何爱国:“...妈,你这不是给舅添麻烦嘛!”
这话苏清之赞同,哪怕他听出来苏大姐是在开玩笑,可何爱国不是没有听出来。
苏清之就笑,温文尔雅的笑。
后续苏大姐主动承认自己是开玩笑,等吃了晚饭,就领着何爱国、何爱军回家了。
如此这般,过了几天后,苏二妹和赵妹夫正式离婚。赵建设跟着苏二妹一起生活。离婚后,那位和赵建设勾搭上的寡妇,很迫不及待的带着三个孩子登堂入室。
随后苏清之给苏二妹找了食堂的工作,不是屠宰场食堂,而是机关食堂。虽说只是临时工而已,但知道的人,都超级震惊。
就连顶替了苏妈妈,在国营饭店当服务员的苏小妹得知后,都震惊非常。还有点小小的闹情绪,觉得苏清之这个做哥哥的,有够偏心。
苏清之也不惯着苏小妹,直接就怼:“二妹是离婚要带着孩子生活,有份工作,不会让他们的日子太难过。你要是羡慕,想要同样的工作,大可以和妹夫离婚,把孩子带在身边养。”
苏小妹顿时心梗,心想果然还是他亲哥,就这张嘴,真的得理不饶人。
“我和我家老楚好着呢,干嘛要离婚。”苏小妹翻白眼,又道:“二姐就在娘家住下来了?”
苏清之觉得这话不对味,就道:“怎么滴,你有意见?”
苏家是祖产,传下来就传到了苏清之这辈儿。虽说苏清之以儿子的身份得了全部家产,可说白了苏家三姐妹都是老苏家的骨肉,换句话说,家产应该有他们一份,
娘家娘家,也是他们的家,说什么离婚的女人没有家。那是封建思想,本身老苏家就是苏二妹的家,她离婚带着儿子为什么不能回娘家住?
“得了,既然你和妹夫的感情好,你呢,就好好过你的日子,先前不操心,现在跑来过问,算怎么回事?别让我这个做哥的把话说得太明白。”
“......我说不过你。”苏小妹无语,只能悻悻然的走了。
“所以,她来干啥子?”苏清之无奈:“找气受?”
想不明白的苏清之,懒得理会。只趁着休假,又接了好几个私活帮人杀猪。一来二去,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寒冬腊月。
一天早晨,苏二妹早早起来,准备趁着天色早,先去菜市场买菜。结果刚打开院门,就被台阶的包裹惊住了。
“谁把孩子丢俺家门口了。”苏二妹赶紧叫醒苏清之。
苏清之起来,一看这孩子,发觉好熟悉。仔细翻阅记忆,不就是上辈子孟向晚给原主生的孩子吗!
苏清之顿时兔斯基。
先不说身在农场的孟向晚怎么出的农场,将孩子丢在他家门口;孟向晚怎么就料定自己会养着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