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男神经(2)+番外(426)

不然苏清之怎么一登基后,就要求征兵百万。

“至于税收,朕以前说过,时机成熟会采取是十税一,如今已是时机成熟,但朕仔细想了想,天下百姓苦,十税一的收还是多了。就三十税一吧,至于商税,则调整为十税一。”

开什么玩笑呢,种地的农民农税高得吓人,几乎去了总收成的一半。而商贾之流,则特么卖一千文铜钱的东西,才交一文钱的税。

不行,绝对不行。

反正苏清之决定,在自己的地盘上,必须十税一,也就是说除去成本,卖十文钱就收一文钱的税。

至于商贾之流愿不愿意,啧,抄家流放一条龙了解一下。

第230章 第 230 章

苏清之自认是个好人, 不会轻易的把人抄家流放。如果做,那必然是有人犯了触碰底线的原则性错误。

这个时候,苏清之必然采取雷霆手段, 让犯了原则性错误的家伙们享受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

总之苏清之采取雷霆手段,杀了一些人又流放一些人, 很快就将改税出现的动荡平息。

都是有心人想要制造混乱,想要颠覆朝政。

新朝廷的建造都是这样的, 有人拥护, 自然有人抗拒想要颠覆。苏清之能做开国之君,能建立新的朝廷, 难道其他人不可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建立华夏皇朝的头几年,苏清之忙着搞基建, 又要忙着给人送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

哦,貌似三国时期没有流放一词, 而是发配。

闽南、塞北等地, 是发配的首选。

苏清之有计划在稳定中原局势后,就沿着传说中的丝绸之路,将西域诸国打下来。

可不是为了区区几粒葡萄,而是......

扯远了,总之新国建立第一年, 苏清之撸顺了混乱的朝政。

前朝的汉灵帝昏庸无能还贪财,后期朝廷之上的大半官员,都是‘献’出家财花银子买来的官爵。

真材实料的肯定有,并且还不少,但是呢.......

更看重家族一些。

至于国家, 在家族鼎立的同时,才学售与帝王家。

既然家族为重, 那自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以给前朝做事情,自然可以给今朝做事情。

这些大臣,苏清之自然得留着,清理的,都是花钱买官爵,然后上任后不思怎么做好一介父母官,而是大肆搜刮地皮,让各州县的情况,更加的雪上加霜。

主要就是清理他们。

苏清之并不讨厌花钱买官爵,毕竟有时候有钱也是一种实力。但是反感为了捞回成本,不干正经事只为搜刮地皮的行为。

百姓已经够苦了,结果傻逼们让百姓们苦上加苦。

这些混账玩意儿被清缴出来,苏清之自然不会放过。一来还了朝野清明,二来丰富国库的同时,还有足够廉价几乎不需要成本的劳力挖煤搞工业。一举多得,导致苏清之在抄家流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别说,时间久了,连卫璎玑都跑来劝谏,说苏清之再这样造作下去,大半的朝臣都得惶恐去世。

苏清之:“???”

“有那么夸张嘛!”苏清之不相信,坚定否决卫璎玑的说法。

“就有这么夸张。”卫璎玑强调:“不然我好好的,干嘛非要上杆子来劝谏。有那闲功夫,我处理宫务,孝顺太上皇后不好?”

提到太上皇后,就不得不说因子获封太上皇上的袁逢。这老登成天长吁短叹,没明着说苏清之大逆不道,但是呢,话里话外,都流露出一种思念另外一个儿子(特指袁绍)的情绪。

苏清之不想惯着他,就跑去崔氏面前拱火。效果嘛,不能说好,而是相当的好,袁逢这老登,直接被崔氏挤兑得连续郁闷好几天。

袁基都在床前侍奉好几日,就只有苏清之,假装不知道袁逢的矫情劲儿又犯了。

是真的矫情,矫情得连崔氏都不想理他。

袁逢这个老登,觉得自己的夫纲不正,就想着给苏清之找庶母。

对此,苏清之的态度是,夫人随便袁逢找,至于认不认庶母,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虽然古代以孝治国,但如果袁逢这老登不知道客气为何物,苏清之不介意大义灭亲,收拾袁绍。

反正袁绍在袁逢的心中,才是好大儿。那他这个带孝子,自然就受了气,找袁绍的麻烦。

“的确,梓潼你孝顺母后就成,至于其他人,啧,作为儿媳,是不好干涉公公的私生活,如果其他人非要闹腾,梓潼就...直接送他回老家叭。”

“那袁绍?”卫璎玑询问苏清之准备怎么处理他。

“圈禁咯!”

不然咋办?

杀嘛,不至于,但又怕袁绍不断上蹦下跳给他找麻烦,所以封王圈禁,好生好喝供着,但是其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