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宾馆的途中路过一家十元用品店,根据卷宗的记载,这家店的位置大致就是叶蕙尸体被发现的地点。林冬驻足于店外,透过落地玻璃看向里面,几名大学生模样的女生正在选购商品,收银台后面,老板娘捧着一碗凉皮,边看手机视频边吃晚餐。
——多么祥和安宁的一幕,里面的人肯定不知道,十九年前,有一名年轻的姑娘殒命于此。
正默默感慨着,林冬忽觉旁边有什么东西靠了过来,转头一看,是只“卖崽青蛙”。个子小小的,头顶和他肩膀齐平,玩偶装的表情显得有些可怜巴巴的,配上手里拎着的一串小青蛙气球,很难让人不动恻隐之心。想起网上的形容,更让人感到心酸——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大晚上出来卖孩子?
“多少钱?”他决定买一只回去给狗子玩。
卖崽青蛙举起挂在身上的二维码,上面写着“十五元一只,请扫码付款”。扫过付款码,林冬接过一只青蛙崽,拎在手里继续往回走。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自己似乎有点幼稚,不知道等下唐喆学回来看到,会不会有相同的感觉。
有段时间他对乐高玩具很感兴趣,看到高仁那有套全新没拆封的,要过来拼了好几个晚上。唐喆学说这是因为他童年缺失的缘故,仔细想想,他认为对方说得有道理。从四岁起就因为过人的智商开启了学海无涯之路,十岁被选拔进了少年班,同龄人还在外面疯跑疯玩的时候,他已经在学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了。
彼时的奥赛不像现在这么普及,但在他就读的实验中学少年班里,有超过一半都是奥赛高手。那个时候他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因为身边聪明人太多了,反倒是一个不努力,便会被其他人抛于千里之后。竞争异常激烈,说是强敌环伺毫不为过。身处如此高压的环境之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只有学习二字,等上了大学才发现,室友们分享的流行歌曲他竟然一首都叫不上名字。
那一瞬间他感受到了绝对的孤独,没有融入群体的话题,没有人际交往的经验,面对他人提出的要求,就算自己不愿意也不知该如何拒绝。他睡下铺,某天同屋一个男生把脏兮兮的行李箱直接摊到他刚铺好的床单上,此举令他倍感不悦,没说话直接上手拉了对方一把,力道有点重,给人拽了个趔趄。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对方也没惯着他,反手推了回来,不出意外,一架打进了教官办公室。
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处分——口头警告,然后在教官的“强迫”下,与对方握手言和。从那天起,他开始钻研人情世故,观察他人的喜怒哀乐,此后就跟开了挂一样,上能应对院系领导,下能组织大型学警活动,后面连续担任了三届系学生会会长。
别人都说他双商齐高,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孤独的自己能够存活于世的必备技能。他是父母眼中的哥哥“林阳”,是其他人嘴里“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赞不绝口的“优等生”,唯独不是“林冬”。
就算是孤独地活着,他也得活出真正的自己。
回到宾馆,林冬路过前台时被接待员提醒有人在等候区等自己,忙转头过去。来人是明光学院的大学城校区负责人周副校长,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一刻钟。见林冬手里拎着只青蛙崽,周副校长的表情稍显玩味:“哈,林警官,这是给孩子买的?”
“是给同事的孩子带的。”林冬才不会直接说“我没孩子,给狗买的”,那样容易让对方感到尴尬,“进房间谈吧,这人多,乱。”
上楼进屋,林冬放好青蛙崽后拎出两瓶矿泉水,和周副校长一人一瓶。不敢用宾馆的电热水壶烧水泡茶,谁知道那里面都煮过什么玩意。网上不说了么,煮内裤的都有。其实以前他不会计较这些,干刑侦的,什么脏乱差的环境没待过,下粪坑捞完尸块,上来擦擦手不照样吃饭?许是干悬案干久了的缘故,很少有现场可出,人也慢慢变得矫情起来。
按照职位来算,周副校长还很年轻,不到四十岁。他来大学城任校区负责人还不到两年,对于十九年前发生的事情,仅仅是有所耳闻。他表示,以前的管理确实很混乱,什么人都能进,治安环境比较差。后来园区所属单位换了一位新领导,对整个大学城一二三期项目进行了大力整顿,规范化管理,才有了如今绿树成荫、整洁干净、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稍事寒暄了几句,林冬坦诚道:“目前该案件有线索涉及贵学院的学生,今天约您过来,是先和您通个气,明天开始我们将去贵学院调取一些必要的资料,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