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面说着,一面露出了自豪之色。
嬴政却听得皱起了眉:“老祖宗要直接将政的身份告知朝中大臣?”
他原以为,他只需顶着“公子政”的身份,在老祖宗这里干活就好。没成想,老祖宗竟要他恢复“秦王政”的身份!
“你和稷儿都出现得这般蹊跷。你以为,瞒得过朝中那些大臣吗?再者,我秦国后继有人,是值得高兴之事,寡人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那些大臣们要羡慕,尽管让他们羡慕去!有能耐,让他们也生个如政儿一般的子孙来!”
“是啊,有能耐,让他们也生个如政儿一样的子孙来!”小嬴驷跟着学了一遍,小下巴抬得高高的。嬴政见状,心中涌起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儿。
从前,他也曾听身边的大臣们争相夸耀自家儿孙有多优秀,那时的他一直不以为意。
他从未料到,有朝一日,他竟然也会从自家先祖口中,听到“我家政儿如何如何”。
仿佛他们不是王公贵族之家,而是为自家儿孙取得的成就而高兴的寻常人家。
第35章
“阿父,政儿能出生,也有我一份功劳。你说,你是不是该奖赏我?”一旁的小嬴驷拉着嬴渠梁的袖子,眼巴巴地瞅着他。
“你倒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嬴渠梁捏了捏他的脸。按照小嬴驷的逻辑,在场的人哪个是没有功劳的呢?
不过,嬴渠梁到底还是没狠下心来拒绝自家撒娇的儿子。
待小嬴驷再长大一些,他肩上就要背上沉重的担子了,现在先暂且让他高兴高兴吧。
这般想着,嬴渠梁低头望向了小嬴驷:“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先说好,你不想上秦法课,那是不可能的。”
小嬴驷闻言,整张小脸都皱了起来:“除了这个之外,我什么也不想要!新法那么讨厌,为什么要学习新法?”
他讨厌一切会束缚他的东西。
小嬴驷年龄虽小,却本能地察觉到了秦法对他的“威胁”。
原本,身为秦国太子的他有极大的自由度,可在新法的约束下,他将变得束手束脚。
小嬴驷一点儿也不喜欢哪个叫做卫鞅的人,他的阿父都不曾对他这般严厉过,那个卫国人凭什么对他管头管脚?
偏生他的阿父还这般信任卫鞅,嬴稷也对卫鞅颇为尊敬,这让小嬴驷觉得自己在老嬴家格格不入。
“这个问题,你不妨问问稷儿,问问政儿。身为秦王的他们,是否还会遵循秦法呢?”
小嬴驷瞄了嬴稷一眼,嬴稷立刻道:“当然要遵循。秦国因变法而强,即使秦法会带来诸多束缚,我们也要坚持实行我秦国律法。况且,阿父只看到了秦法带来的束缚,看不到秦法让我秦国变得井然有序的一面。否则,阿父根本不会有这种疑惑。”
秦法给秦王带来的约束力,可比给底下人带来的约束力小多了。
只要秦王不公开违背秦法,动摇秦法的公信力,秦王私底下凭着自己心意做点什么,又有谁能看到呢?又有谁会去管呢?
嬴稷从来不是什么老实的人,他最擅长做的,就是因势利导。
在他看来,熟知规则,然后利用规则,才是身为秦王的他们该去做的。
小嬴驷撇了撇嘴,嬴稷的这番话,他显然已经听过,却并不怎么相信。
嬴稷也看出了这一点,对他道:“你若不信,便问问政儿吧。”真是头疼,也就自家阿父能够这般质疑他了,换个人试试?
嬴稷觉得,他在小嬴驷身上,几乎要耗尽自己为数不多的耐心。
“政儿!稷儿总是忽悠我,我不听他说的,我要听你说!”
小嬴驷攥着嬴政的衣袖扯了扯。
嬴政这才反应过来,为何嬴渠梁让他也加入教导小嬴驷的队伍中时,嬴稷会露出那般一言难尽的表情了。
看起来乖巧的小嬴驷,在学习秦法方面,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啊。
嬴政弯下--腰,对小嬴驷道:“是的,必须遵守,高祖是我秦国未来的国君,若是连你都不把新法放在心上,还要谁会把新法当一回事呢?你的阿父为了强秦而兢兢业业,你也不希望他的努力毁于一旦吧?”
“对于我们这些秦国国君而言,强秦便是我们的使命。”
嬴政说着,将自己的冕旒递到了小嬴驷面前。小嬴驷不明所以地接了过来,却因为那重量,险些栽倒在地。
幸好嬴政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他。否则,他就要在自己后辈面前丢大脸了。
嬴政将冕旒从小嬴驷的手中取了回来,对他说道:“感受到了么?这就是你未来要承受的重量。”
小嬴驷看着嬴政将那冕旒稳稳当当地戴在了头上,转眼间,便从可靠的后辈,变成了威严霸气的秦王,他一时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