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出来一本泛黄的《西西弗神话》,扉页上是游扬的签名和一个日期:2007 年 6 月,那时候他们读高二,她每天都埋头在数学里,游扬却已经在看存在主义哲学了。
嘉倩也很喜欢看书,在重庆那些热得发昏的夏天,哪里都去不了,她就躲在图书馆里,在她最常去的政治历史那一排,她经常遇到一个同年级的男生。
大三的某个没课的下午,她席地而坐,耳朵里塞着耳机,眼睛沉浸在手上那本福山的书里,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双脚,她抬头一看,是那个经常跟她一样席地而坐的人。
“有事吗?”她摘下耳机。
“同学,你看的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吗?”男孩蹲下来。
“是啊,怎么了?”
“你还没有看多久吧,能不能把这本书让给我啊,这书我看了一周了,就剩最后一点儿了,要不你先看他这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吧?这本写得更好,你手上那本全是偏见,看多了容易胡思乱想。”
嘉倩默默盯了他三秒钟,她觉得这人莫名其妙的,求她就求她,凭什么要替她选书呢?他哪来的资格呢?
“你叫什么名字?”嘉倩问他。
“周序。”他老实回答。
“哦,那不行。”嘉倩摇摇头。
“为什么不行?”周序提高了一个音量。
“因为我不喜欢你的名字。”
周序第一次听到这么让人无语的借口,他想开口怼回去,又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站起来走了,放下手上那本书,他直接背上书包走出了图书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嘉倩有一种大获全胜的快感。
那时候她刚从心理医生那里毕业,再也不用定期上医院,一段时间里她活在一种“管他三七二十一”的爽快里,做什么事都横冲直撞。
她注册了个小号,总是在看游扬的 QQ 空间、人人网和豆瓣,把他名字加上“北京大学”几个字拿到百度上去搜,看贴吧和论坛,甚至学校的官网,互联网上只要有游扬出现的地方,她就一定抵达过。
看他参加各种比赛拿各种奖,去世界各地旅游,交了无数个女朋友,又去了剑桥,看他在豆瓣上标注的“已读”“已看”,分析他的品味,所以那天晚上走进游扬的家,就是终于走进了他的豆瓣主页。
可是嘉倩再也没有跟游扬说过一句话,她知道有一天他们会再见,但绝不能是现在,现在的她还什么都不是,还不足够出现在他的面前。
那怎么才算够呢?走他走的路,去读他读过的学校,是不是某天就能神态轻松地站在他面前,跟他说一声:游扬,好久不见。
可一直到考研报名那天,她才明白其实自己的心理问题根本没有治愈,她又掉进了另一个黑洞里,她对游扬的观察让她变得偏执又抑郁,潜在的双向情感障碍已不容忽视,久病成医,她知道这样很危险,放任自流只会让她又回到深渊里去。
这一次,她决定自救。
她把所有关于游扬的东西都清空了,在脑海里打成一包,再直接扔掉。当她再次遇到那个找他换书的男孩,她径直走到他面前,跟他说:“你好,我叫梁嘉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
这就是嘉倩和周序的开始,虽说知道了结果再来看过程,会显得这段历史格外搞笑,2024 年,周序是梁嘉倩婚礼上父亲的角色,牵着她走向了游扬,但在大四的时候,他们的确谈上了一段短暂的恋爱。
在这段恋情里,两个人相敬如宾,接吻的时候周序的手从不乱摸,除了接吻也再没有下文,嘉倩本以为那是他的教养,却万万没想到,那时候的周序是一艘扬帆起航的船,时刻准备远渡重洋,而嘉倩就是他的码头,名为:湾仔码头。
和周序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开心,一边忙着现实的开心,一边忙着考研,她的确被自己救起来了,但那些汹涌的情感像流水一样从她心里淌过,她感觉自己一夜老了几十岁,再也没有了爱情。
直到 2013 年游扬在那艘船上叫了她的名字,看着游扬那张帅得很突然的脸,她明确知道,命运还是来找她了。长久以来,她一直在为这一刻做心理准备,却在遭遇的当下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因为这远不是她定义中的顶峰相见。
至少那时候的她,的确灰头土脸。
她很想见游扬,却又由衷觉得困惑,游扬身边明明有一个跟他很登对的伴侣,他们看上去就是一对璧人,为什么游扬还要想尽办法地接近她。
在那个还能登陆领英的时代,她把王知意的履历看了一遍又一遍,完美的学历,完美的工作经历,甚至完美的外貌,她就像一颗华美的珍珠,全身上下没有一点瑕疵,有这样的女朋友在身边,为什么游扬还要跟她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