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张起灵在吴家从头七一直留到断七。按照传统说法,断七过后,逝者的七魄散尽,再经过三次周年祭拜,三魂也散尽,亡灵便再入轮回或往生极乐。吴邪76岁过世,算是寿终正寝,这一世的诸多苦乐都消失,希望能投胎到好人家,一世平安。他听别人这样低声说着,像是对老人的祝福,也像是在自己宽慰自己。
寿终正寝是一种天赐的福缘,张起灵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种机会。但如果有,他想,他愿意像迎接一位朋友一样迎接他生命的终结。
吴家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吴忧先回到北京,她已经开始高三前的补习,为冲刺北大做准备;宋嘉和吴祈麟仍然在杭州,与吴家其他亲戚一道处理些后事,关于财产和族谱好像有一些不同意见,他们正在协商;吴虑和解子彦、霍平一起回到长沙,他要正式接管吴邪的家业,不需要想也知道这是一场恶战,但只要撑过去了,长沙吴家就是他的。
这些和张起灵都没有什么关系。虽然解家那位少当家希望他能留下来,哪怕出个面也好,哑巴张、张家,这两个标签在道上仍然有不小的分量,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张起灵却没有任何回复,他只是把刀收起来,整理好自己的东西,照旧一个人出了门。吴邪说,没有经历过衰老,人就不知道回头,他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至少在现在,他还是张起灵,他还想要接着往前跑,去找寻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参透的终极。如果人生在世一定要找一个意义,那这样过一辈子他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何况,当他再去那些凶险的斗里,再与未知的洪荒怪兽搏斗时,他知道曾经有人和他一起经历过。
张起灵离开吴家的时候有些犹豫,霍秀秀的问话给他印象极深:你现在还记得他多少?我给你讲的这些,你能记多久?他想,笔记上记录的事件应当可以保证他能够再次想起来,但他希望能找到一个物件,让自己可以复原当时的心情。如果心情仍在,或许可以记的久一点。
因此看到那方私印的时候,张起灵难得的开口请求,这个可以给我吗?吴虑犹豫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南阳刘子冀。七十多岁的吴邪刻给自己的最后一方私印,他选择了这五个字。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张起灵想,对于那两年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冒险经历,吴邪可能一直都在怀念,直到老了还希望能再去看看;吴邪竟然觉得那是桃花源。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魂魄往生,于世间再无瓜葛。断七除灵,服丧期满。彼时正是7月末,天空清浅而高远,风从身旁吹过,吹向天际,仿佛能把思绪带向远方。
张起灵背着刀不急不缓的下楼,走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他抬头看天,心中有一种空旷的欢喜,如同所愿得偿,却不知这感触从何而来。
这件意料之外的行程终归是结束了,下一步去哪里,还要再考虑考虑。
他背着刀向前走,脚步却渐渐停下来,张起灵茫然的回头望去,视线尽头只是栋普通的楼房。
他觉得该有个人跟他擦肩而过。
————
人的生命或许是短暂的,但你总能发现,某些精神和特质,会在家族中传递,生生不息。
全文完
第9章 后记
我一直觉得,生命中有个可以怀念的人,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1、七日来复。
这篇文原先的题目叫千江有水。但在查过做七的含义之后,我还是决定改成现在这个名字。七日来复,阴阳循环,更能表达我的看法。
整篇文章结构都是与七相关:全文七章,每章七节,从头七到断七,四十九节。如果算上开头第三人称叙述吴邪的段落,那么每章有八个部分,而全文由七章和引子组成,也是八个部分——八,最大的阴数。大的循环套入小的循环,这是我的一个游戏。
另一个角度。古人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那么你会发现,头七、三七、五七和断七全是描写男性角色,而二七、四七和六七都是女性角色。我并非刻意追求这种效果,行文到最后的这个偶然,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意外的与题目相符,也很能表达我的看法,所以还是忍不住点出来,想要求得一点共鸣。
2、人与世界的联系。
过世之后有很多人怀念,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吴邪当初心疼小哥,不就是因为想到小哥死了也没有人怀念他吗?其实我想到,都说小哥与世界没有联系,其实潘子也没有。三爷不在,吴邪一过世,往下几辈人没有人记得他的。后来一想,其实人都是这样,你能想起祖父辈经历的事情吗?很难,只知道几个关键词。如果没有家族,那些不被记入历史文献的人,都是飘散了就没了,谁和世界都是没有联系的。